时间: 2025-05-03 16: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5:58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鲁能 〔明代〕
万里驰驱上帝州,夜灯尊酒话绸缪。
旅怀忽起乡园梦,逸兴应随潞渚舟。
玉润惭非红杏雨,冰清照破碧天秋。
悬知后夜相思处,月满关山独倚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碧筠罗的送别之情。诗人驾车千里奔赴上帝州,夜晚在灯下与朋友畅饮,倾诉心声。旅途中的思乡情绪突然涌起,似乎随同着潞渚江的船只飘荡。诗人感叹自己如同清玉,怎能与丰腴的红杏之雨相提并论,清澈的冰水照亮了碧蓝的秋空。最后,诗人悬念着,后夜独自思念时,会在月光下对着关山,依靠着楼台,满怀思绪。
作者介绍:鲁能,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鲁能在朋友将要离乡归去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明代社会动荡,离别成为常态,诗人用此诗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鲁能的《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与心境。开篇“万里驰驱上帝州”,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劳累,暗示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接着,诗人提到夜晚的灯光与酒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在这温情脉脉的夜晚,诗人不仅与朋友畅谈未来,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故乡,流露出浓烈的思乡情。
“玉润惭非红杏雨,冰清照破碧天秋。”这两句运用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品德与他人美好事物的自谦,体现了诗人的高洁与对朋友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象如“月满关山”更是强化了思念的情感,月亮作为孤独的象征,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友情和故乡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品的送别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表达了在离别中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潞渚”指的是哪个地方?
“玉润惭非红杏雨”中“红杏”象征什么?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鲁能与王之涣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描绘,虽然主题相似,但鲁能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王之涣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壮丽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