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偈十二首 其三

《偈十二首 其三》

时间: 2025-05-10 09:13:14

诗句

色本殊质像,声元异乐苦。

眼耳绝见闻,半夜日轮午。

日输午,与谁说,休向虚空重钉橛。

烱烱森罗相对看,如净琉璃含宝月。

无智人前莫说,打汝头破脑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3:14

原文展示:

色本殊质像,声元异乐苦。
眼耳绝见闻,半夜日轮午。
日输午,与谁说,休向虚空重钉橛。
烱烱森罗相对看,如净琉璃含宝月。
无智人前莫说,打汝头破脑裂。

白话文翻译:

这世间的色相各有不同,声音的本质也各自带来苦恼。
眼睛和耳朵不能再见到听到,正如半夜的太阳在正午。
太阳升到正午时,能与谁谈论呢?不要在空中重复同样的锤钉。
看那闪烁的森罗万象,如同清净的琉璃中含有明亮的月亮。
在无知的人面前不要说话,不然会让你遭到打击,头破脑裂。

注释:

  • 色本殊质像:这里的“色”指的是色相、颜色,表示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现;“殊质”意为不同的本质,“像”是指外形或表象。
  • 声元异乐苦:声音的本质各异,带来的乐趣也是痛苦。
  • 眼耳绝见闻:眼睛和耳朵无法再见到和听到。
  • 半夜日轮午:比喻不合常理的现象,半夜的太阳与正午的太阳并存,表示一种荒谬。
  • 重钉橛:在空中重复钉钉子,意指徒劳无功的行为。
  • 烱烱森罗:形容光芒四射的万物,森罗万象的状态。
  • 净琉璃:指清澈透明的琉璃,象征纯净。
  • 无智人前莫说:在愚蠢的人面前不要轻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本才,宋代高僧,哲学家,擅长诗词,尤其是禅宗诗,作品多反映禅理与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

《假十二首》是释本才在修行过程中领悟到的哲理,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对本质的探求,表达了对无知与愚昧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色相与声音的辨析,引导读者反思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诗人以极简的语言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与人们的无知。前两句“色本殊质像,声元异乐苦”即是对世间事物表象的描述,暗示人们多被外在的色声所迷惑,未能看清本质。接下来的“眼耳绝见闻,半夜日轮午”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迷惑的荒谬性,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一种超越常理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烱烱森罗相对看,如净琉璃含宝月”,展现了一种透彻的观察与思考,像是透过清澈的琉璃看到了真实的自我与世界。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诗人在哲理的探讨中增添了一种美感,仿佛让人看到了世间万物的真实面貌。

最后一句“无智人前莫说,打汝头破脑裂”则是对无知的警示,表达了在愚昧者面前,智慧的言语往往是无用的,甚至会引来麻烦。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引导读者走向内心的反思和自我觉察,展现了禅宗所强调的“悟”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色本殊质像:强调外在事物的多样性。
  2. 声元异乐苦:声音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痛苦。
  3. 眼耳绝见闻:感官的局限,使人无法真正理解。
  4. 半夜日轮午:荒谬的比喻,说明常理的颠覆。
  5. 日输午,与谁说:对话的无意义,孤独的思考。
  6. 休向虚空重钉橛:劝诫不要做无用功。
  7. 烱烱森罗相对看:透视世间万物的真实状态。
  8. 如净琉璃含宝月:比喻清澈透明的内心世界。
  9. 无智人前莫说:对愚人说话的无益。
  10. 打汝头破脑裂:警示遭受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半夜日轮午”作为荒谬的比喻,强调常理的反转。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结构,如“色本殊质像,声元异乐苦”。
  • 象征:琉璃和宝月象征清净与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表象的反思与对智慧的追求,表达了对无知与愚昧的警惕,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觉悟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外在表象,象征物质世界的纷繁复杂。
  • :声音,象征感官的局限与烦扰。
  • 日轮:太阳,象征光明与真理。
  • 净琉璃:纯净的内心,象征智慧与觉悟。
  • 宝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真理的显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眼耳绝见闻”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感官的丰富
    B. 感官的局限
    C. 感官的自由
    D. 感官的享受

  2. “休向虚空重钉橛”中的“重钉橛”意指什么?
    A. 做无用功
    B. 重新开始
    C. 增加信心
    D. 追求完美

  3. 诗中“无智人前莫说”是对什么的警告?
    A. 聪明人
    B. 愚昧人
    C. 聪明的行为
    D. 愚蠢的行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李白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 《登鹳雀楼》:表现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假十二首 其三》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郑恒甫画六鹤于浑沦庵,请予题,遂作) 临江仙 七月二日燕园 临江仙 其三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 荷叶陂 临江仙 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其二 六月荷花 临江仙 临江仙七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抖瑟 喷饭 容膝之地 寸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防君子不防小人 牢什古子 和泉 鹿字旁的字 为仁由己 包含榡的词语有哪些 背道而驰 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条叶 议论纷纷 閠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