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昭齐表妹三首

《挽昭齐表妹三首》

时间: 2025-08-01 16:15:52

诗句

三生石上指空弹,读罢《楞严》静里观。

尘土何堪埋玉树,梨花小阁又春寒。

性带烟霞秀可餐,蕉窗煮梦静无喧。

只今韵魄翛然去,何必双飞文采鸳。

¤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6:15:52

原文展示:

《挽昭齐表妹三首》
作者: 周兰秀

三生石上指空弹,
读罢楞严静里观。
尘土何堪埋玉树,
梨花小阁又春寒。
性带烟霞秀可餐,
蕉窗煮梦静无喧。
只今韵魄翛然去,
何必双飞文采鸳。

白话文翻译:

在三生石上无奈地弹指空叹,
读完《楞严经》静心观想。
尘世如何能掩埋那玉树,
梨花小阁外又是春寒。
性情如烟霞般秀丽可人,
蕉窗下煮梦静谧无声。
如今她的音韵灵魂已然离去,
何必再追求那双双飞的文采鸳鸯。

注释:

  • 三生石:传说中可以铭刻三生三世的情感,象征长久的情谊。
  • 楞严:指《楞严经》,是一部佛教经典,表达深奥的哲理。
  • 尘土:指世俗的烦恼和琐事。
  • 玉树: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蕉窗:蕉叶制成的窗户,象征宁静和幽雅的环境。
  • 韵魄:指音韵和灵魂,这里形容表妹的才华和气质。

典故解析:

  • 三生石:源于古代传说,常用来形容姻缘的缠绵与不舍。
  • 楞严经:佛教经典,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兰秀,明代女诗人,以其清新优雅的诗风著称。她的作品常蕴含浓厚的情感与哲理,体现出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周兰秀为悼念表妹昭齐所作,表达了对表妹的怀念和对世俗纷扰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佛教的元素,反映出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表妹的怀念,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对人生的哲思。开篇以“三生石上指空弹”表明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仿佛在叹息中追溯着与表妹的美好时光。而“读罢楞严静里观”则将读书的静谧与思考结合,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对生命的反思。

随后的“尘土何堪埋玉树”一语,既表现了对表妹美丽的怀念,也暗含了对世俗的无奈。诗人用“梨花小阁又春寒”描绘出了一幅清冷的画面,春天的寒意似乎与她的思念交织,增添了几分愁绪。接下来的“性带烟霞秀可餐”,则让人感受到表妹如烟霞般的灵气与秀丽,诗人在这里展现了对表妹超凡脱俗的赞美。

最后的几句,诗人感慨韵魄已然离去,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和无奈。“何必双飞文采鸳”中,诗人认为,虽然失去了一位才情出众的伴侣,但追求文采的双飞已无意义,更多的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与追思。这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中,透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生石上指空弹”:提及三生石,暗示对过去情感的追忆。
  2. “读罢楞严静里观”:读完经典后,心中沉静,反思人生。
  3. “尘土何堪埋玉树”:世俗的烦恼无法掩盖表妹的美丽。
  4. “梨花小阁又春寒”:描绘出一种清冷的景象,与思念相映成趣。
  5. “性带烟霞秀可餐”:赞美表妹的灵气与才情。
  6. “蕉窗煮梦静无喧”:在宁静中沉思、回忆,感受内心的安详。
  7. “只今韵魄翛然去”:表妹的灵魂已离去,留下惆怅。
  8. “何必双飞文采鸳”:不必再追求美好的伴侣,追求双飞的文采已失去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尘土”对比“玉树”,展现美丽与世俗的对立。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梨花”、“蕉窗”等意象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表妹的缅怀,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情感深沉而细腻,传达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三生石:象征长久的情感与回忆。
  • 楞严:代表着深邃的哲理与内心的反思。
  • 玉树:美丽与珍贵,象征表妹的才华与气质。
  •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好,亦暗含诗人的思念。
  • 蕉窗:幽静的环境,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生石”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长久的情感
    • C. 世俗的烦恼
    • D. 内心的宁静
  2. 诗中提到的“楞严经”主要表达什么?

    • A. 爱情的甜蜜
    • B. 深奥的哲理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谊的珍贵
  3. 诗中“梨花小阁又春寒”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热闹的春天
    • B. 寂静而清冷的春天
    • C. 夏日的炎热
    • D. 秋天的萧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 比较周兰秀的《挽昭齐表妹三首》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是对逝去的情感的追忆,但周兰秀更强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爱情的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兰秀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论诗 论诗 论诗 山行杂诗(七首选—)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读书所见(六首选二) 论诗五首·其一 题遗山诗 论诗五首·其三 野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徐不疾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旡字旁的字 星结尾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曲遂 招领 爽爽快快 包含拢的词语有哪些 不识得有 身无立锥 喜气冲冲 虎字头的字 骊黄牝牡 先亲后不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