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骆泰入蜀省兄(别本作张光启)

《送骆泰入蜀省兄(别本作张光启)》

时间: 2025-04-26 21:03:08

诗句

回首鸰原感别离,远携书剑上巴西。

云深蜀魄呼名语,月冷猿声向客啼。

诸葛祠堂春草没,杜陵茅屋夕阳低。

相思亦有南来雁,莫道音书懒醉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08

原文展示:

送骆泰入蜀省兄

回首鸰原感别离,
远携书剑上巴西。
云深蜀魄呼名语,
月冷猿声向客啼。
诸葛祠堂春草没,
杜陵茅屋夕阳低。
相思亦有南来雁,
莫道音书懒醉题。

白话文翻译:

我回头望去鸰原,感慨于离别之情,
远道携着书剑,向巴西而去。
在深邃的云雾中,蜀中的魂魄呼唤着你,
月光冷清,猿声悲啼,似在向你诉说。
诸葛亮的祠堂,春草已经淹没,
杜甫的茅屋,夕阳渐渐低沉。
相思之情如同南来的大雁,
不要说音信书信懒得书写。

注释:

  • 鸰原:指的是离别的地方,常用作表达离愁别恨。
  • 书剑:象征文人志向和抱负,书指文才,剑则象征武勇。
  • 蜀魄:蜀地的魂魄,指的是故乡的情感。
  • 猿声:猿啼声,常用来表达孤寂与伤感。
  • 诸葛祠堂:指的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而建的祠堂。
  • 杜陵:指的是杜甫的故乡,表达对先贤的敬仰。
  • 南来雁:象征思念和归来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其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及离别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骆泰即将入蜀省兄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深切思念。蜀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对蜀地的情感寄托,形成了诗中离别的主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的“回首鸰原感别离”,即刻引入了离愁的氛围,诗人通过回望故地,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无奈。接着,提到“书剑”,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暗示了文人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

诗中描绘的“云深蜀魄”和“月冷猿声”则极具意境,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情感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后面提到的“诸葛祠堂春草没”与“杜陵茅屋夕阳低”,则是历史的呼唤,诗人借用历史人物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人和故地的深情怀念。

最后,结尾的“相思亦有南来雁,莫道音书懒醉题”则进一步升华了情感,将离别的思念与自然的景象结合,表现出即便音信难通,思念的情感依旧绵长。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苏平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首鸰原感别离:回首望去,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2. 远携书剑上巴西:远道而行,带着书与剑,象征追求理想的旅程。
  3. 云深蜀魄呼名语:在蜀地的云雾深处,似乎听到故乡的呼唤。
  4. 月冷猿声向客啼:月色冷清,猿声悲啼,传达出孤独与思念。
  5. 诸葛祠堂春草没:诸葛亮的祠堂被春草淹没,象征历史的沧桑。
  6. 杜陵茅屋夕阳低:杜甫的茅屋在夕阳下,表达对先贤的敬仰。
  7. 相思亦有南来雁:思念之情如南来的大雁,寓意对友人的思念。
  8. 莫道音书懒醉题:不要说音信书信难以记录,表达了对友人的挂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剑”比作理想与抱负,赋予了物象以深刻的象征意义。
  • 拟人:云、月、猿声都带有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诸葛祠堂春草没,杜陵茅屋夕阳低”,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与思念。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人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鸰原:象征离别的痛苦与怀念。
  • 书剑:代表理想与志向。
  • 云、月、猿声:自然意象,传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诸葛祠堂、杜陵:历史人物象征,体现文化传承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 南来雁:象征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剑”象征什么?

    • A. 旅行的工具
    • B. 文人志向与抱负
    • C. 友谊的象征
    • D. 古代的兵器
  2. 诗中提到的“月冷猿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宁静
  3. “相思亦有南来雁”中的“南来雁”象征什么?

    • A. 迁徙的鸟类
    • B. 归属与思念
    • C. 不安的心情
    • D. 旅行的伙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现离别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象和豪迈的情感。
  • 李白《送友人》:情感更为奔放,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伤感,风格上更为奔放与激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和情感基调的差异,丰富了古诗词的表现力与内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平及其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晋祠三首 其一 喝火令 秋柳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其三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其二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 其四 咏菊 题梦仙花卉横幅 孤山归寓,成小诗书扇,贻王海帆先生 冬日月满楼晚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谋新 包含硝的词语有哪些 缘业 蕃熟 片字旁的字 长虑却顾 几字旁的字 远境 本本分分 包含矫的成语 绕梁三日 云收雨散 名登鬼录 心字底的字 鹿字旁的字 作诨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