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2:42
原文展示:
水龙吟·先来花较开迟
张榘 〔宋代〕
先来花较开迟,怎禁风雪摧残过。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多谢东君造化。把群阴一朝除破。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么。
白话文翻译:
首先到来的花儿开得较晚,怎能经受住风雪的摧残。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花萼,任由它们点缀,反而变成了污点。只有一点清香,几多浓艳,紧紧隐藏不显露。伴随着飘散的杨花,渐渐堆积,细小的颗粒处装扮成大。多谢东君的造化。将所有的阴霾一朝除去。千机锦绣,露水浓密香气柔和,中间坐着我。咀嚼着音律,敲击着金玉,埙篪相互和谐。问西湖,是否还有另一番桃李,愿意一同游览吗。
注释:
- 红英紫萼:指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花萼。
- 点缀:装饰,这里指花儿的自然装饰。
- 沾污:被污染,这里指花儿被风雪破坏。
- 清香:淡淡的香气。
- 秾艳:浓艳,形容花的颜色鲜艳。
- 紧藏不露:紧紧隐藏,不显露出来。
- 杨花:指杨树的花,这里比喻飘散的花瓣。
- 逡巡:渐渐地。
- 纤粟:细小的颗粒。
- 东君:指春天,春天的神。
- 造化:自然的力量,这里指春天的力量。
- 群阴:指阴霾,不利的天气。
- 千机锦绣:形容景色美丽如织锦。
- 露浓香软:露水浓密,香气柔和。
- 嚼徵含商:咀嚼音律,指欣赏音乐。
- 振金敲玉:敲击金玉,指演奏乐器。
- 埙篪相和:埙和篪是古代的乐器,这里指乐器相互和谐。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花儿在风雪后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花儿在风雪后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红英紫萼”、“一点清香”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花儿的美丽和香气,而“多谢东君造化”则表达了对春天力量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来花较开迟”:首先到来的花儿开得较晚,暗示了春天的迟到。
- “怎禁风雪摧残过”:怎能经受住风雪的摧残,表达了花儿在恶劣天气下的脆弱。
- “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花萼,任由它们点缀,反而变成了污点,表达了花儿在风雪后的不幸。
- “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只有一点清香,几多浓艳,紧紧隐藏不显露,表达了花儿的内在美。
- “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伴随着飘散的杨花,渐渐堆积,细小的颗粒处装扮成大,表达了花儿的美丽在风雪后的显现。
- “多谢东君造化”:多谢东君的造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力量的敬畏。
- “把群阴一朝除破”:将所有的阴霾一朝除去,表达了春天的力量能够驱散一切不利因素。
- “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千机锦绣,露水浓密香气柔和,中间坐着我,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美景中的享受。
- “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咀嚼着音律,敲击着金玉,埙篪相互和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欣赏。
- “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么”:问西湖,是否还有另一番桃李,愿意一同游览吗,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英紫萼”比喻花儿的美丽,“杨花散漫”比喻飘散的花瓣。
- 拟人:如“紧藏不露”拟人化地描述花儿的内在美。
- 对仗:如“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花儿的美丽和香气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春天力量的敬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红英紫萼: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花萼,象征着花儿的美丽和生命力。
- 清香:淡淡的香气,象征着花儿的内在美和纯洁。
- 杨花:飘散的花瓣,象征着花儿的脆弱和美丽。
- 东君:春天的神,象征着春天的力量和生机。
- 千机锦绣:美丽的景色,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丰富。
- 露浓香软:露水浓密,香气柔和,象征着春天的清新和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英紫萼”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花萼
B. 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叶子
C. 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果实
D. 红色的花瓣和紫色的根
-
诗中“多谢东君造化”中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神
B. 夏天的神
C. 秋天的神
D. 冬天的神
-
诗中“嚼徵含商”指的是什么?
A. 咀嚼食物
B. 欣赏音乐
C. 品尝美酒
D. 阅读书籍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诗也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 杜甫《春望》: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张榘的《水龙吟·先来花较开迟》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以春天为背景,但张榘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张榘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