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06
千仞峰头倚汉高,
重阳登眺兴偏豪。
云迎马足花如锦,
身近天衢露满袍。
泛菊饮馀千涧晓,
呼卢声彻万山号。
象峦举目长安近,
已许秋风送六韬。
在千仞的高峰上,仿佛倚靠着高耸的汉代山峰,
在重阳节的登高望远中,兴致格外豪情万丈。
云彩迎接着马蹄,花儿如锦绣般绚烂,
身近通往天庭的道路,露水湿透了我的袍子。
我在菊花旁泛舟,饮一口晨曦的清水,
呼唤着卢声,响彻在万山之间。
遥望那象岭,长安似乎就在眼前,
已经允许秋风送来六韬的智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士俊,明代诗人,字子贞,号穷庵,擅长山水诗、咏物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高峰之上,眺望自然美景,感受节日氛围,结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充满了山水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千仞峰头”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中,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象。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诗句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登高望远,充分展示了他豪情万丈的胸怀。
“云迎马足花如锦”,描绘了云彩与马蹄交融的美妙场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中,生动而鲜活。接下来的“身近天衢露满袍”,借用露水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菊花在古典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泛菊饮馀千涧晓”,则是对清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象峦举目长安近,已许秋风送六韬”,不仅展现了对未来的展望,也暗示着历史的厚重,诗人在此融入了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黄士俊的艺术风格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旨在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节日、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云迎马足花如锦”中的“锦”指的是什么?
诗人呼卢声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