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师李云谷登高象岭次仲蕃家伯韵

《从师李云谷登高象岭次仲蕃家伯韵》

时间: 2025-04-27 13:22:06

诗句

千仞峰头倚汉高,重阳登眺兴偏豪。

云迎马足花如锦,身近天衢露满袍。

泛菊饮馀千涧晓,呼卢声彻万山号。

象峦举目长安近,已许秋风送六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06

原文展示:

千仞峰头倚汉高,
重阳登眺兴偏豪。
云迎马足花如锦,
身近天衢露满袍。
泛菊饮馀千涧晓,
呼卢声彻万山号。
象峦举目长安近,
已许秋风送六韬。

白话文翻译:

在千仞的高峰上,仿佛倚靠着高耸的汉代山峰,
在重阳节的登高望远中,兴致格外豪情万丈。
云彩迎接着马蹄,花儿如锦绣般绚烂,
身近通往天庭的道路,露水湿透了我的袍子。
我在菊花旁泛舟,饮一口晨曦的清水,
呼唤着卢声,响彻在万山之间。
遥望那象岭,长安似乎就在眼前,
已经允许秋风送来六韬的智慧。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仞: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节日。
  • 倚汉高:意指仰望汉代的伟大,表达对历史的敬仰。
  • 天衢:通往天庭的道路,象征着高位或理想。
  • 泛菊:指在菊花旁边游玩,表达对菊花的喜爱。
  • 呼卢声:指呼喊的声音,可能是指某种乐器的声音。
  • 象峦:指高耸的山峦,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色。
  • 六韬:古代兵书,象征军事智慧和策略。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登高习俗,寓意长寿与健康。
  • 六韬:出自《六韬》一书,讲述了古代兵法与军事策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士俊,明代诗人,字子贞,号穷庵,擅长山水诗、咏物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高峰之上,眺望自然美景,感受节日氛围,结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山水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千仞峰头”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了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中,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象。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诗句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登高望远,充分展示了他豪情万丈的胸怀。

“云迎马足花如锦”,描绘了云彩与马蹄交融的美妙场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中,生动而鲜活。接下来的“身近天衢露满袍”,借用露水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菊花在古典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泛菊饮馀千涧晓”,则是对清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象峦举目长安近,已许秋风送六韬”,不仅展现了对未来的展望,也暗示着历史的厚重,诗人在此融入了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黄士俊的艺术风格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仞峰头倚汉高:描绘了山的巍峨,暗示着对汉代的敬仰。
  2. 重阳登眺兴偏豪:表达了重阳登高时的豪情与兴奋。
  3. 云迎马足花如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生动形象。
  4. 身近天衢露满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
  5. 泛菊饮馀千涧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惬意与悠闲。
  6. 呼卢声彻万山号:声音的传递,增强了诗的气氛。
  7. 象峦举目长安近:远望长安,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8. 已许秋风送六韬:将历史与个人理想结合,展现深邃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如锦”比喻花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意象贯穿全诗,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旨在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节日、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仞峰:象征高远与追求。
  • 重阳:代表传统与文化。
  • 云、马、花:构成自然美景的意象。
  • :象征高洁与坚韧。
  • 长安:代表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云迎马足花如锦”中的“锦”指的是什么?

    • A. 布料
    • B. 美丽
    • C. 颜色
    • D. 绣品
  3. 诗人呼卢声的含义是什么?

    • A. 呼喊
    • B. 乐器声
    • C. 动物叫声
    • D. 人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黄士俊《从师李云谷登高象岭次仲蕃家伯韵》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黄士俊更强调节日氛围与豪情,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黄士俊研究》
  2.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枕上闻雪复作,方以为喜,起岩再示新诗,复 夔门即事 上巳日万岁池上呈程咏之提刑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 从宗伟乞冬笋山药 寒亭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二十 病中三偈 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般责难 緑骥 包含情的词语有哪些 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守约施搏 打家劫盗 包含成的成语 笑面老虎 移东篱,掩西障 跑红毛 香字旁的字 楚石 衣字旁的字 撑拒 掠杀 走之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