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5:06
不为登高心眼放。
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赏。
立尽黄昏灯未上,
苍茫展转成惆怅。
一霎眼前光乍亮。
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
欲不想时能不想,
休南望了还南望。
这首诗表达了登高的心情并非为了追求什么,而是因为对广阔景色的珍惜,只是可惜此时的景物无人欣赏。黄昏时分,灯尚未点亮,心中的惆怅随着苍茫的景色而加深。转瞬间,眼前的光芒闪现,远处的长街上满是愁苦的模样。想要不去想念的时候却难以做到,不如停止南望,免得再次陷入思念之中。
作者介绍:顾随(1900-1968),原名顾明,字孟君,号随轩,江苏人,著名现代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其诗风受到传统文学的影响,常有感伤和思索的情绪。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20世纪中叶,那是一个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孤独的时代,诗人通过独登北海白塔的经历,表达了对生命的思索和对美好景物的惋惜。
这首《蝶恋花 独登北海白塔》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登高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便表明了“不为登高心眼放”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登高并非为了追求某种成就,而是对那份苍茫美景的珍惜。然而,正因无人赏识,心中更添几分惆怅。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立尽黄昏灯未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黄昏时分的景象似乎与诗人的心情产生了共鸣,暗示着一种未明的失落感。转瞬之间,眼前的光亮与远处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人心中的矛盾与复杂。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细腻,诗人通过景物与心情的交融,展示了一种对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结尾的“欲不想时能不想”更是道出了人内心深处的挣扎,想要摆脱思念却又无法自拔,显现出一种深沉的哀伤和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孤独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光乍亮”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顾随的《蝶恋花》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登高》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一个更倾向于外部景象的赞美,一个则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描摹。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顾随的《蝶恋花 独登北海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