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与同官游戒珠寺用去年韵

《九日与同官游戒珠寺用去年韵》

时间: 2025-05-03 22:34:05

诗句

九日重登古蕺山,劳生又得片时闲。

菊花今岁殊不恶,蓬鬓去年犹未班。

蓝水楚山诗兴里,鉴湖秦望酒杯间。

醉中同访右军迹,题扇桥边踏月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4:05

原文展示

九日重登古蕺山,
劳生又得片时闲。
菊花今岁殊不恶,
蓬鬓去年犹未班。
蓝水楚山诗兴里,
鉴湖秦望酒杯间。
醉中同访右军迹,
题扇桥边踏月还。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再次登上古蕺山,
忙碌了一生,终于得到了片刻的闲暇。
今年的菊花尤其美丽,
而我去年的蓬头垢面仍未洗净。
在蓝色的水和楚山之间,灵感如潮涌来,
在鉴湖和秦望的酒杯间,尽情畅饮。
醉酒中我们一同追寻右军的足迹,
在扇桥边题字,月光下归来。

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的习俗。
  • 古蕺山:古名“蕺山”,位于浙江省,是历史上著名的游览胜地。
  • 菊花:重阳节时菊花盛开,象征长寿和吉祥。
  • 蓬鬓:形容头发凌乱,指作者的生活忙碌。
  • 蓝水:指湖水,象征清澈明亮。
  • 楚山:指长江流域的山脉,风景秀丽。
  • 右军:指王羲之,著名书法家,其作品流传广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十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大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重游古蕺山,反映了他在忙碌的生活中渴望片刻宁静的心情。重阳节的游玩习俗也让他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珍贵。

诗歌鉴赏

王十朋的《九日与同官游戒珠寺用去年韵》是一首充满悠闲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重阳节的登高游玩,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古蕺山、菊花、蓝水和楚山的描绘,传达了他在繁忙生活中所得到的片刻闲适。

诗的开头以“九日重登古蕺山”引入,直接点明了时节和地点,表现了他再次游览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人提到“劳生又得片时闲”,使人感受到他对生活忙碌的反思与对闲暇的珍惜。接下来的“菊花今岁殊不恶,蓬鬓去年犹未班”,不仅刻画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过往的失落。

在“蓝水楚山诗兴里,鉴湖秦望酒杯间”中,诗人通过美景激发了诗兴,酒杯中的清酒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洒脱与豪情。而“醉中同访右军迹”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题扇桥边踏月还”将整个场景定格在月光下,给人一种静谧、和谐的感觉,诗人意在通过这种宁静的夜晚,表达对生活的感怀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日重登古蕺山:重阳节再次登上古蕺山,表明时节和地点。
  2. 劳生又得片时闲:忙碌的生活中终于得到了片刻的闲暇,表达对时间的珍惜。
  3. 菊花今岁殊不恶:今年的菊花特别美丽,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4. 蓬鬓去年犹未班:去年的凌乱发型仍未整理,揭示生活的繁忙与不易。
  5. 蓝水楚山诗兴里:在美丽的湖水和山间激发了诗情。
  6. 鉴湖秦望酒杯间:在酒杯之间,饮酒畅谈,享受生活的乐趣。
  7. 醉中同访右军迹:醉酒中寻访王羲之的足迹,表现对名人文化的追慕。
  8. 题扇桥边踏月还:在月光下返回,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结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蓝水楚山”与“鉴湖秦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菊花的美丽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洒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蕺山:古老的山,象征着历史和时间的积淀。
  • 菊花:象征长寿和美好,重阳节的代表花卉。
  • 蓝水楚山:美好的自然景色,象征诗情画意。
  • 酒杯:象征欢聚与友谊。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念,给人一种柔和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提到的“蓝水楚山”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大海
    • B. 湖水和山脉
    • C. 草原
    • D. 沙漠
  3. “醉中同访右军迹”中的“右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王羲之
    • D. 白居易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十朋的《九日与同官游戒珠寺用去年韵》与杜甫的《登高》:
    • 都描绘了登高游玩的场景,但王十朋的诗更显轻松和愉悦,而杜甫的诗则更具沉重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王十朋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应天长 辛卯上巳承泽园修禊分韵得石字 应天长 其二 闺人刺绣,和王阮亭先生韵 应天长·秋夜 应天长 疁城客夜 应天长 应天长·题叶遐庵选词图,用屯田体 应天长 其二 应天长 其一 应天长 代花閒集韦庄 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用康伯可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迎刃而理 孝悌力田 绞丝旁的字 条块 冰开头的成语 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教材 棕将军 包含晋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感想 巛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赘语 帖耳俯首 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手起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