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4:51
水调歌头·多景楼
作者:陆游 〔宋代〕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
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
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这首诗描绘了徐州的壮丽景色,赞美它的地理优势和历史遗迹。连绵的山峦如同画卷般美丽,佳境隐约在高楼之上。风中传来悲壮的鼓角声,烽火连绵的战斗场景仿佛在眼前浮现,让人不禁回忆起孙权和刘备的往事。千里之外,战甲闪烁,万家灯火如同貔貅般守护着。露水打湿了草地,秋风一阵阵拂过,正值秋季。使君豪放豁达,谈笑间仿佛洗尽了古今的忧愁。可惜的是,襄阳的美景再也无法亲眼所见,曾经的游人无数,如今却留下了难以释怀的遗憾。唯独我这位后辈,依然流传着千年的名声,犹如汉江水般流淌不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志士。他的作品深受后世推崇,以豪放、悲壮、抒怀见长,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水调歌头·多景楼》创作于宋代,表达了诗人对徐州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动乱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徐州的壮丽山河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开篇便以“江左占形胜”引入,强调了徐州的地理优势,接着用“连山如画”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赞美。
诗中提到的“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古战场的悲壮场景,也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变幻。这种情感在诗中不断交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时局的感慨。正如“往事忆孙刘”,在追忆历史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在结尾,诗人感叹“遗恨黯难收”,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惋惜,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传达了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徐州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在赞美美景的同时,深感历史的厚重,流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自然美感,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象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左”指的是哪一地区?
诗中“往事忆孙刘”提到的历史人物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诗中提到的“烽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陆游的诗歌更具历史感与深度,而李白的则充满了浪漫与豪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