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6:30
沧洲沙馆共欢携,红烛青尊月易西。
孤客独怜萍尚泛,幽期那似鹤同栖。
霜飘败叶催残腊,雁引寒声入夜溪。
何事故人俱断酒,风流佳句若为题。
在沧洲的沙馆中,大家欢聚一堂,红烛摇曳,青色的酒杯在月光下显得愈发迷人。
我这个孤独的客人,独自怜惜着漂浮的浮萍,幽闲的约定怎能像白鹤一样共栖呢?
霜雪飘落,败叶催促着年末的腊月,雁阵带着寒声飞入夜晚的溪水中。
为何大家都断了酒饮,难道风流的佳句只能用来作题吗?
王恭(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尤擅长律诗,风格清新,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冬季的聚会,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欢愉,同时又流露出对孤独和流逝时光的感慨。可能是在某个寒冷的夜晚,聚会结束后,诗人对友人之间的情谊与生命的短暂进行了深思。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冬季聚会的画面。诗的开头便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红烛和青尊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温暖和亲切。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孤独的感悟逐渐浮现。尤其是“孤客独怜萍尚泛”,通过浮萍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接下来的“霜飘败叶催残腊,雁引寒声入夜溪”则将读者的视线转向自然的冷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一转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诗人在欢聚之余,思考着人生的孤独与短暂。结尾处对“断酒”的反思,似乎在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希望继续享乐,又无奈于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传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友情的渴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尽管聚会欢愉,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友谊的渴望,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弥漫在整首诗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恭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孤客”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动物
D. 其他人
“红烛青尊”用来形容什么场景?
A. 哀悼
B. 欢聚
C. 离别
D. 独处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与深度,感受到诗人在特定环境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