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9:24
初秋寄清江林崇高先辈
作者: 王恭 〔明代〕
十年沧海寄萍踪,
迢递乡山思万重。
鸟外明河秋一叶,
天涯凉月夜千峰。
心知久别魂应断,
生事中年梦亦慵。
无限相思何处着,
越山仙岛树蒙茸。
十年来我漂泊如浮萍,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
遥远的家乡山川在我心中重重叠叠。
在鸟群飞翔的外面,明亮的河流上漂浮着一片秋叶;
天涯之际,凉爽的月光洒在千座山峰上。
我心里明白,经历久别之后,灵魂可能会断裂;
在繁忙的生活中,年过中年,梦境也变得懒散。
无尽的相思在哪里能够安放?
越过山岭,仙岛的树木已被层层青苔覆盖。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从“十年沧海”这一句引申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类似的表达在古诗中常见,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王恭,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初秋时节,诗人身处异地,思念故乡和先辈的情感溢于言表,反映了他对家乡和家族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十年沧海寄萍踪”,将时间与漂泊结合,既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迢递乡山思万重”,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了高峰,描绘出心中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诗中“鸟外明河秋一叶”的意象,展现了初秋的景象,清澈的河流和飘落的秋叶,增添了诗的意境和层次感。紧接着“天涯凉月夜千峰”,则以凉月映照千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心知久别魂应断”和“生事中年梦亦慵”,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惘。在忙碌的生活中,梦想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心灵的疲惫感愈加明显。最后以“无限相思何处着,越山仙岛树蒙茸”作结,发出深切的叹息,表达了无尽的思念无处寄托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王恭对故乡、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十年沧海寄萍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未来的希望
“鸟外明河秋一叶”中的“秋一叶”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时间的流逝
C. 夏日的繁华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爱情的描写
B. 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恭的《初秋寄清江林崇高先辈》与李白的《静夜思》相似,都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李白通过对月的描写,传达了思乡之情,而王恭则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刻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