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9:25
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
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谁将那深红和浅绿的花瓣交错缠绕,
那羽毛似的花瓣在风中摇曳倚靠在栏杆上。
当代人无法识别这花的吉祥来历,只能在花前想象它的美丽。
“凤花”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代诗词中,凤凰作为神鸟,寓意吉祥和美好。诗人提到的“来仪瑞”可能暗指某种美好的景象或吉祥的预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以花为题材,描绘了深红和浅绿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舞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诗歌开头用“谁把深红浅绿蟠”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花的色彩与姿态,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而“羽毛飞动倚风阑”则用形象的比喻,将花瓣比作轻盈的羽毛,增添了诗的灵动感。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当代人缺乏识别美好事物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花的想象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慨,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吉祥象征的向往,以及对人们缺乏识别美的遗憾。
诗词测试:
诗中“深红浅绿”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形状 C. 香味
“羽毛飞动倚风阑”中,诗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诗中提到的“来仪瑞”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花的颜色 B. 花的象征意义 C. 花的味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采用自然景物描写,但侧重于宁静与和谐的意境,表现出另一种自然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