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34
所闻二首
作者: 戴复古
屡遣和戎使,三边未解兵。
武夫权渐重,望何轻。
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
时无渭滨叟,白首致功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动荡局势的忧虑。诗中提到,频繁派遣和谈使者,但边疆的战争依然没有解决;武将的权力日渐增强,统治者对他们的倚重愈发明显,令人堪忧。天下都渴望有志之士,然而,君主却偏爱年老的臣子。在这样的时候,渭滨的老人(指古代的隐士)却无法再出山,追求功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文和诗词,作品多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动荡,诗人通过对时局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英雄豪杰的渴望。
戴复古的《所闻二首》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局势。诗的开头提到“屡遣和戎使,三边未解兵”,直指当时的和平努力与战争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接着“武夫权渐重,望何轻”,表现出对武将权势上升的担忧,暗示政治权力的失衡。
在“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中,诗人感叹君主更倾向于年长的臣子,而忽视了年轻有为的英雄。这一方面反映了对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政治体制的保守与僵化。
最后一句“时无渭滨叟,白首致功名”则以渭滨的隐士作结,体现出对理想化人生的追求,但又无奈于现实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在当下环境中无法施展抱负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思索,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戴复古的忧国情怀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歌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与对英才的渴望,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和戎使”指的是什么?
诗中“天下思豪杰”表达了什么心情?
“渭滨叟”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