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9:38
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
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刊木穿蒙茸。
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
西溪东流石齿齿,呜咽犹哀奢香死。
中州男儿忍巾帼,何物老妪亦青史。
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
帐中坐叱山川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我听说水西的奢香氏,曾奉命拜见高皇宫。
承蒙恩典,一诺九驿畅通,凿山开路穿越蒙茸。
至今平安的时代已过了两百年,牂牁和僰道依旧如风。
西溪水向东流淌,石头一片片,呜咽声中依旧哀悼奢香的死去。
中原的男儿能忍受巾帼之志,何以老妪也能留名青史?
你难道没有看到蜀道的开辟是靠五丁神,犍为的万军也迷失在没有渡口的地方。
帐中坐着,指挥山川如走,谁说奢香只是一位妇人?
吴国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常常在诗中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山水风光的赞美。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诗人借奢香的故事来表达对巾帼英雄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蜀道艰难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奢香的故事,展现了历史中女性的力量和智慧。奢香氏虽然是一个女性,但她的事迹让人铭记,诗人通过对其赞颂,传达了对女性角色的重新认识。诗中对蜀道的描写,既有对古代艰难行路的真实感受,也有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场景。特别是“谁道奢香一妇人”的结尾,直指时代对女性价值的偏见,呼吁社会重新审视女性的历史地位。
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
诗人开篇提到奢香氏,说明她曾受皇帝的命令拜见皇宫,借此引出她的故事。
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刊木穿蒙茸。
描述了她的恩德和影响力,畅通无阻的道路象征着她的伟大成就。
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
此句强调了和平的时代已持续了两百年,古道依旧如风,历史的延续感十分强烈。
西溪东流石齿齿,呜咽犹哀奢香死。
通过描绘西溪的流水和石头,表达对奢香逝去的哀悼,情感深沉。
中州男儿忍巾帼,何物老妪亦青史。
中原的男子能忍受女子的伟大,意在强调女性的历史地位。
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
通过蜀道的艰难,以历史典故展现出开辟道路的不易。
帐中坐叱山川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强调奢香的伟大成就,质疑对女性的历史评价。
整首诗通过奢香的故事,探讨历史上女性的价值与地位,强调她们在社会与历史中的重要性。诗人以此表明,女性同样可以在历史上留名,成就伟大。
诗中提到的“奢香氏”是哪个地区的人?
诗中“我闻水西奢香氏”表示诗人对奢香的什么?
“中州男儿忍巾帼”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