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04
凤城边。女墙孤雁破寒烟。清影上,泠泠风露敞秋筵。澹云新霁夜,浅水晚荷天。问婵娟。想瑶台桂阙是何年。今宵昨岁,荒驿舍,雨缠绵。流光迅,幸逢人月两团圆。笙箫莲漏下,刀尺琐窗前。酒杯宽。喜升平歌舞满长安。
在凤城的边缘,女墙上孤雁掠过寒烟。清冷的影子上,凉风和露水在秋夜的筵席上洒落。淡淡的云在新雨后的夜空中,浅水和晚荷相映成天。我问月亮的婵娟,想知道瑶台桂阙是何年。今夜与往年相比,荒凉的驿舍中,细雨绵绵。光阴如流水般迅速,幸好人和月都能团圆。笙箫声从莲漏下传出,刀尺在窗前琐碎。酒杯宽大,庆祝和平与歌舞在长安遍地开花。
梁清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拂霓裳 中秋》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团圆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月色、秋景,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往昔的怀念。
《拂霓裳 中秋》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和人情温暖的诗。诗中描绘了凤城的秋夜景象,孤雁掠过寒烟,清影在凉风露水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月团圆的渴望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的首句“凤城边。女墙孤雁破寒烟。”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孤独的画面,孤雁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用“清影上,泠泠风露敞秋筵”展现了秋夜的清凉和宁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微风拂面,露水清凉。
在中秋之夜,月亮是诗中不可或缺的意象。“问婵娟”的诗句中,诗人向月亮发问,表现出对月的亲近与思念。瑶台与桂阙的提及,传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酒杯宽。喜升平歌舞满长安”结束,体现了对团圆的庆祝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对比既包含了对往昔的追忆,也表达了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团圆的渴望与珍惜,结合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在中秋佳节的思考和感悟。
“凤城边”的“凤”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婵娟”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