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草碧

《春草碧》

时间: 2025-05-02 11:00:36

诗句

竹声打合梧桐叶。

夜雨泣离情,听萧飒。

独自却绕行廊,拍槛哀歌泪交睫。

和倦倒床眠,难安帖。

忆着细细青眉,圆圆红颊。

别来定何如,愁千叠。

密意犹未相传,伤心已判莺花牒。

残梦半模糊,惊魂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0:36

原文展示:

春草碧
作者: 王时翔 〔清代〕

竹声打合梧桐叶。夜雨泣离情,听萧飒。
独自却绕行廊,拍槛哀歌泪交睫。
和倦倒床眠,难安帖。
忆着细细青眉,圆圆红颊。
别来定何如,愁千叠。
密意犹未相传,伤心已判莺花牒。
残梦半模糊,惊魂怯。

白话文翻译:

竹子发出的声音与梧桐树的叶子相应和,夜雨悄然流泪,传递着离别的情感,我静静地在走廊徘徊,轻轻拍打栏杆,哀伤的歌声与泪水交织在一起。
疲倦地倒在床上,心中难以安宁。
回忆起那细长的眉毛,圆润的脸颊。
自从分别后,你过得如何,愁思如山般叠加。
心中的秘密仍未传达,伤心的情感已如黄莺与花信般决然。
残梦依稀模糊,惊恐的心情萦绕不去。

注释:

  • 竹声:竹子的声音,象征着清雅与孤独。
  • 打合:相应、呼应。
  • 萧飒:古乐器的声音,形容其清冷、悲凉。
  • 拍槛:拍打栏杆,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 和倦:疲倦、疲乏的状态。
  • 青眉、红颊:形容女子的美丽。
  • 愁千叠:愁苦重叠,形容愁苦的深重。
  • 莺花牒:指别离时的信件,寓意情感的传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于1720年,卒年未知。王氏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绘离别、思念等主题,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春草碧》创作于清代,正值王时翔的成熟期,个人生活中或许经历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因此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愁的表现。

诗歌鉴赏:

《春草碧》是一首以离愁为主题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起首“竹声打合梧桐叶”,通过自然界的声音,表现出孤独的氛围,进一步引出夜雨的细腻情感。夜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体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接下来的“独自却绕行廊,拍槛哀歌泪交睫”,描绘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徘徊。此处“拍槛”意象鲜明,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愈加浓烈。接着,“和倦倒床眠,难安帖”,表现出诗人的疲惫与不安,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在回忆中,诗人提及“细细青眉,圆圆红颊”,展现出对离别者的美好回忆,突显了情感的复杂性。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愁苦与内心的彷徨,情感如山般压来,难以承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运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声打合梧桐叶”:运用自然声音引入情境,设定了孤独的基调。
  • “夜雨泣离情,听萧飒”:夜雨如泪,进一步加深离情的悲伤。
  • “独自却绕行廊”:表现出孤独的徘徊,心境显露无遗。
  • “拍槛哀歌泪交睫”:用“拍槛”这一动作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 “和倦倒床眠,难安帖”:身体的疲倦与心理的不安形成对比,情感愈加沉重。
  • “忆着细细青眉,圆圆红颊”:回忆美好时光,增加对离别者的思念。
  • “别来定何如,愁千叠”: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愁苦。
  • “密意犹未相传,伤心已判莺花牒”:内心的情感无法传达,伤心情感如信件般无法送达。
  • “残梦半模糊,惊魂怯”:梦境的模糊与内心的惊恐,展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雨比作泪水,表现出离别的悲伤。
  • 拟人:竹声与梧桐叶的“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表现了离别之痛,思念之深,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一幅悲伤而美丽的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竹声:象征清雅与孤独,反映内心的寂寞。
  2. 夜雨:象征愁苦与思念,传递离别情感。
  3. 青眉、红颊:代表美好回忆,寄托了对过往的珍惜。
  4. :象征着阻隔,表现出思念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声与梧桐叶的“打合”象征了什么? A. 孤独
    B. 喜悦
    C. 纷争
    答案:A

  2. “和倦倒床眠,难安帖”中的“帖”是指什么? A. 书信
    B. 安宁
    C. 贴身
    答案:B

  3.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愁
    B. 欢乐
    C. 愤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思乡的情感,与《春草碧》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王时翔的《春草碧》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受,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温柔,而王时翔的诗则更为沉重与深刻,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 《王时翔诗集》

相关查询

大都杂诗四首 其一 奉旨降香天妃谢翰林诸公赠诗 殿试罢赋 大都杂诗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五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四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三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二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一 客舍春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摸门不着 瓜字旁的字 好善嫉恶 厂字头的字 恶石 龜字旁的字 包含蹇的成语 包含责的成语 见义敢为 鱼水之情 木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兢兢战战 龙雕 收事 包含屯的词语有哪些 滴滴答答 怒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