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10
原文展示:
夫人无复拥鱼轩,旅榇归来倍黯然。
皂盖朱轓今有子,布裙椎髻旧推贤。
馀哀尽入虞殡曲,盛事当随列女篇。
忽掩幽墟可无恨,诰封生享更高年。
白话文翻译:
夫人不再在鱼轩前迎客,旅途归来倍感失落。
当年华丽的轿子如今有了儿子,往日的布裙和高髻都被推崇为贤良。
剩下的哀伤都融入了虞殡的哀曲,盛大的场面应当伴随列女的篇章。
忽然掩盖了幽静的墓地,是否还会有恨意,诰封的荣华在生时更显珍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70年-约1130年),字梦阮,号紫芝,宋代著名诗人。他在诗词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周紫芝的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态,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是周紫芝为其已故的太守母亲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生前贤良的追忆。作品在情感上深切,结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的背景,反映出当时对女性角色的尊重与怀念。
诗歌鉴赏:
《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中展现了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伤。开头两句通过“鱼轩”和“旅榇”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家庭的温暖与团聚,后者则象征着孤独与失落,呈现出一种离别的痛苦。接着,诗人回忆起母亲的过往,提到“皂盖朱轓”与“布裙椎髻”,不仅描绘了当年繁华的生活,也暗含了对母亲贤良品德的肯定。
后半部分通过“虞殡曲”与“列女篇”连接起对社会传统的敬仰,反映了对女性德行的追求与尊重。最后两句,以“幽墟”引出对逝者的沉思,表达了对于死亡的无奈与对生前荣华的珍惜,感人至深。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既有对个人的哀悼,也有对社会传统的深思,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母亲的追忆与缅怀,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女性品德的尊重,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社会传统的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鱼轩”指的是:
A. 书房
B. 餐厅
C. 接待宾客的地方
D. 花园
“皂盖朱轓”象征着:
A. 贫困
B. 富贵
C. 自然
D. 爱情
诗中提到的“虞殡曲”主要表达了:
A. 喜悦
B. 哀伤
C. 感谢
D. 忍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周紫芝的《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情感。两者都在不同的视角下,展现了对过往的回忆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