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

《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

时间: 2025-05-08 01:29:10

诗句

夫人无复拥鱼轩,旅榇归来倍黯然。

皂盖朱轓今有子,布裙椎髻旧推贤。

馀哀尽入虞殡曲,盛事当随列女篇。

忽掩幽墟可无恨,诰封生享更高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10

原文展示:

夫人无复拥鱼轩,旅榇归来倍黯然。
皂盖朱轓今有子,布裙椎髻旧推贤。
馀哀尽入虞殡曲,盛事当随列女篇。
忽掩幽墟可无恨,诰封生享更高年。


白话文翻译:

夫人不再在鱼轩前迎客,旅途归来倍感失落。
当年华丽的轿子如今有了儿子,往日的布裙和高髻都被推崇为贤良。
剩下的哀伤都融入了虞殡的哀曲,盛大的场面应当伴随列女的篇章。
忽然掩盖了幽静的墓地,是否还会有恨意,诰封的荣华在生时更显珍贵。


注释:

  • 夫人:指诗中所述的已故太守的妻子。
  • 鱼轩:指的是家中接待宾客的地方,寓意温馨和亲切。
  • 皂盖朱轓:指黑色的轿子和红色的辕,象征着当年的富贵。
  • 布裙椎髻:指的是普通妇女的服饰和发型,体现出昔日的贤良淑德。
  • 虞殡曲:指的是《虞美人》中的哀曲,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 列女篇:古代赞美女性德行的诗篇,表明对女性贤良的崇敬。
  • 幽墟:指墓地,寓意生死的隔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70年-约1130年),字梦阮,号紫芝,宋代著名诗人。他在诗词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周紫芝的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态,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是周紫芝为其已故的太守母亲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生前贤良的追忆。作品在情感上深切,结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的背景,反映出当时对女性角色的尊重与怀念。


诗歌鉴赏:

《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中展现了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伤。开头两句通过“鱼轩”和“旅榇”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家庭的温暖与团聚,后者则象征着孤独与失落,呈现出一种离别的痛苦。接着,诗人回忆起母亲的过往,提到“皂盖朱轓”与“布裙椎髻”,不仅描绘了当年繁华的生活,也暗含了对母亲贤良品德的肯定。

后半部分通过“虞殡曲”与“列女篇”连接起对社会传统的敬仰,反映了对女性德行的追求与尊重。最后两句,以“幽墟”引出对逝者的沉思,表达了对于死亡的无奈与对生前荣华的珍惜,感人至深。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既有对个人的哀悼,也有对社会传统的深思,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夫人无复拥鱼轩”:表示太守的母亲不再在家中接待客人,体现出家庭的失落。
    2. “旅榇归来倍黯然”:归来时感到愈加沮丧,强调离别的痛苦。
    3. “皂盖朱轓今有子”:回忆起母亲的富贵生活,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
    4. “布裙椎髻旧推贤”:提及母亲的贤良,表现其品德的崇高。
    5. “馀哀尽入虞殡曲”:将余下的哀伤融入哀曲中,表现对逝者的追思。
    6. “盛事当随列女篇”:强调盛大的场面应当伴随赞美女性的诗篇。
    7. “忽掩幽墟可无恨”:在墓地掩埋的瞬间,思考是否还有遗憾。
    8. “诰封生享更高年”:对生前荣华的珍惜,表达对母亲的敬仰。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皂盖朱轓”与“布裙椎髻”,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通过传统的“虞殡曲”及“列女篇”来表达对女性的敬仰。
    • 排比: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突显哀伤之情。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母亲的追忆与缅怀,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女性品德的尊重,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社会传统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鱼轩: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 皂盖朱轓:代表过去的富贵与荣耀。
  • 布裙椎髻:体现女性的贤良品德。
  • 虞殡曲:哀悼的象征,表现对逝者的怀念。
  • 幽墟:墓地的意象,触及生死的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鱼轩”指的是: A. 书房
    B. 餐厅
    C. 接待宾客的地方
    D. 花园

  2. “皂盖朱轓”象征着: A. 贫困
    B. 富贵
    C. 自然
    D. 爱情

  3. 诗中提到的“虞殡曲”主要表达了: A. 喜悦
    B. 哀伤
    C. 感谢
    D. 忍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家庭和亲情的背景下,展现对逝者的深切感情。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周紫芝的《桐川太守母夫人挽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情感。两者都在不同的视角下,展现了对过往的回忆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周紫芝研究》
  4. 《宋代女性与家庭生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采桑子 丙午清明有怀王筱婧明溪、萧宛卿长春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八月十日题自画兰 采桑子 其六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五 采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痀偻承蜩 快人快性 面是背非 放鱼入海 镸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隐慝 急则计生 病字头的字 包含腮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包含辚的词语有哪些 公平正直 同字框的字 解语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姻表 怡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