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 秋闺

《小重山 秋闺》

时间: 2025-05-07 22:01:18

诗句

萧瑟幽闺更漏长,庭前丛桂发、暗飘香。

月明露白渐生凉,轻风起、时拂郁金裳。

远雁一行行,相看还伫立、怯空房。

幽怀几许总难量,兰缸灺、花影欲窥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1:18

原文展示:

小重山 秋闺 纪映淮 〔明代〕

萧瑟幽闺更漏长, 庭前丛桂发暗飘香。 月明露白渐生凉, 轻风起时拂郁金裳。 远雁一行行, 相看还伫立怯空房。 幽怀几许总难量, 兰缸灺花影欲窥窗。

白话文翻译:

秋夜的闺房显得格外幽静,时间似乎也变得漫长。 庭院前的桂树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在暗中飘荡。 月光皎洁,露水凝结,渐渐带来凉意, 微风轻拂,吹动着华丽的衣裳。 远方的雁群排成一行行飞过, 我独自站在空荡的房间里,心中感到一丝怯意。 内心的情感复杂而难以衡量, 灯火熄灭后,花影似乎想要窥探窗外的世界。

注释:

  • 萧瑟:形容秋风的声音,也指秋天的凄凉景象。
  • 幽闺:指深闺,即女子的卧室。
  • 更漏长:指夜晚时间长,漏是古代计时器。
  • 丛桂:指成丛的桂树。
  • 郁金裳:指华丽的衣裳,郁金是一种香料,这里形容衣裳的华丽。
  • 兰缸:指香炉,这里指灯。
  • 灺:灯火熄灭的样子。

诗词背景: 纪映淮是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细腻婉约。这首《小重山 秋闺》描绘了一个秋夜深闺中的女子,她感受到秋夜的凉意和孤独,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寂和深沉的思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萧瑟幽闺更漏长”一句,即刻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漫长的氛围。随后的“庭前丛桂发暗飘香”和“月明露白渐生凉”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这种秋夜的凄凉感。诗中的女子在空荡的房间里,望着远飞的雁群,内心的孤独和怯意被深刻地表达出来。最后,“幽怀几许总难量”和“兰缸灺花影欲窥窗”则揭示了女子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情感,以及她对外界的一丝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婉约诗。

诗词解析:

  • 首句“萧瑟幽闺更漏长”通过“萧瑟”和“更漏长”两个词,营造出秋夜的凄凉和时间的漫长感。
  • “庭前丛桂发暗飘香”中的“暗飘香”巧妙地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在暗夜中飘散的情景。
  • “月明露白渐生凉”通过“月明”和“露白”描绘了秋夜的明亮和凉意,增强了诗的意境。
  • “轻风起时拂郁金裳”中的“郁金裳”形容衣裳的华丽,与“轻风”相结合,增添了一丝动态美。
  • “远雁一行行”和“相看还伫立怯空房”通过远雁的飞翔和女子的孤独站立,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怯意。
  • “幽怀几许总难量”和“兰缸灺花影欲窥窗”则揭示了女子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情感,以及她对外界的一丝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郁金裳”比喻衣裳的华丽。
  • 拟人:如“兰缸灺花影欲窥窗”中的“欲窥窗”赋予花影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月明露白渐生凉”中的“月明”与“露白”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深闺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和复杂情感。通过对秋夜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女子内心的孤寂、怯意和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楼令/唐多令 送杭友 虞美人 题陈公明所藏曲册 西江月 其二 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 其一 为焦云隐赋 壶中天/念奴娇 咏周静镜园池 摸鱼儿 别处梅 烛影摇红 其三 赋艾花 摸鱼儿 寓澄江,喜魏叔皋至 恋绣衾 代题武桂卿扇 真珠帘 近雅轩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凰来仪 完人 玉字旁的字 不可多得 高视阔步 常古 峰巅 一雷二闪 示字旁的字 乞骸骨 亠字旁的字 诏议 年高德劭 川字旁的字 别开头的成语 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蚁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