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9:36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香墨在纸上弯弯曲曲地描绘,燕脂色的颜料淡淡地涂抹。一个女子穿着蓝色的衫子和杏黄色的裙子,独自倚在玉制的栏杆上,默默无语,只在唇边轻轻点染了檀香。人们已经离去,空荡荡的水面上流淌着水波,花瓣随风飘落,半掩着门口。那遥远的山中,何处可以寻找那漂浮的行云?又是一弯新月,照耀着黄昏时分的景象。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太虚,号淹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婉约派词风,作品多描绘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意境。他的词风格清新、柔美,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孤独与美丽,展现了她在静谧的环境中所流露的淡淡忧伤。诗的开头以“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引入,通过生动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柔而富有诗意的空间。接着,诗人描绘了女子身着蓝衫与杏黄裙的形象,细致入微地传达出她的优雅与孤寂。
“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她在栏杆上独自静立,似乎在思考或回忆,唇边点染的檀香则暗示了她的精致与内心的复杂情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变化,空荡的流水与花瓣飞舞,象征着过往的离去与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几句“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在茫茫山水间寻觅行云,表现了她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而新月的出现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希望与光明。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香墨弯弯画”中“香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一种颜料
C. 一种饮品
D. 一种花卉
诗中“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表达了女子的什么状态?
A. 高兴
B. 忧伤
C. 愤怒
D. 无奈
“乱山何处觅行云”中的“行云”象征什么?
A. 追求自由
B. 追溯历史
C. 生活的烦恼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秦观与李清照的词风虽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的词更为激昂,情感更为奔放。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秦观的细腻与李清照的直白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