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5:55
玉楼春
作者: 石孝友
扁舟破浪鸣双橹。
岁晚客心分万绪。
香红漠漠落梅村,
愁碧萋萋芳草渡。
汉皋佩失诚相误。
楚峡云归无觅处。
一天明月缺还圆,
千里伴人来又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乘坐小舟,破浪而行的情景。岁末时节,旅人的心中充满了万千愁绪。芳香的梅花在落幕的村庄中飘散,翠绿的草渡上则是他的愁苦。汉代的佩饰因失去而感到遗憾,楚地的山峡中云雾缭绕,寻找归处却无从找到。明月有缺又圆,千里之外的伴侣如同来去匆匆。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雅,常有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流露。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可能身处异乡,思乡情切,结合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描绘的扁舟破浪、双橹击水的场景,令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岁末的时节,常常是人们思绪万千、情感复杂的时刻,诗人通过“岁晚客心分万绪”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这种复杂心情。
落梅村的香红和芳草渡的愁碧,构成了一个淡淡忧伤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无奈。汉皋的佩饰失落和楚峡的云归无觅,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表达了在时间与空间中寻找归属的无力感。
最后的“一天明月缺还圆,千里伴人来又去”,则是对时间轮回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明月的缺圆象征着人生的起伏,而千里之外的伴侣,似乎也在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无常。这种情感的流动和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破浪鸣双橹”描绘了什么情景?
“岁晚客心分万绪”中的“万绪”指的是什么?
诗中“明月缺还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玉楼春》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