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曾簿三首 其三

《送曾簿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05:58:51

诗句

重明洞普照,片云障其辉。

雨露岂不广,尺蔀遏其滋。

矧兹道兴废,实维命所司。

尼使或有时,行止非人为。

行矣安所遇,朗赋归来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51

原文展示:

重明洞普照,片云障其辉。
雨露岂不广,尺蔀遏其滋。
矧兹道兴废,实维命所司。
尼使或有时,行止非人为。
行矣安所遇,朗赋归来词。

白话文翻译:

光明普照大地,然而片片云彩却遮住了它的光辉。
雨露难道不丰沛吗?可是狭窄的屋檐却阻挡了它的滋润。
更何况如今的道理兴衰,实在是与生命的本质息息相关。
即使有时能遇到圣人,行走与停留都不是由人所能决定的。
那么,行走后将遇到什么呢?或许能够吟唱归来的诗词。

注释:

  • 重明:指光明,或是光明的象征。
  • 普照:普遍照耀,形容光明的广泛。
  • 片云:指薄薄的云彩。
  • 尺蔀:指狭窄的屋檐。
  • 道兴废:道理的兴起与衰退。
  • 尼使:这里指代圣人或有道之人。
  • 行止:行动与停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嵩,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著作风格多以抒情见长,诗作常反映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光明与云彩、雨露与屋檐的对比,表达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控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现象与人生道理的交错。首句“重明洞普照”,展示了光明的普遍性,但随即的“片云障其辉”则揭示了光明被遮挡的无奈,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雨露岂不广,尺蔀遏其滋”中,诗人用雨露的丰沛与屋檐的狭窄对比,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幸福与滋养时常受到环境的限制。

随后的“矧兹道兴废,实维命所司”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兴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无力感与命运的不可知。最后两句“行矣安所遇,朗赋归来词”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尽管人生路途不定,但仍希望在归来时能吟唱出美好的诗篇,寄托了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明洞普照:光明洒满大地,象征理想与美好。
  • 片云障其辉:云彩遮挡了光辉,代表现实的障碍。
  • 雨露岂不广:自然的恩泽是丰厚的。
  • 尺蔀遏其滋:狭窄的屋檐阻挡了雨露,暗示人们的局限性。
  • 矧兹道兴废:道理的兴衰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
  • 实维命所司:强调命运的不可控性。
  • 尼使或有时:提到圣人的出现。
  • 行止非人为:强调人力有限,命运多舛。
  • 行矣安所遇:行走中遇到的未知。
  • 朗赋归来词:归来时的希望与吟唱。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命运的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光明:象征着理想、希望与美好。
  • 片云:代表着现实的障碍。
  • 雨露:象征自然的恩惠与滋养。
  • 尺蔀:暗示人们生存环境的局限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片云”主要象征: A. 理想
    B. 障碍
    C. 自然
    D. 人生

  2. “雨露岂不广,尺蔀遏其滋”中的“尺蔀”指的是: A. 广阔的天地
    B. 狭窄的屋檐
    C. 流动的水
    D. 茂盛的植物

  3. 诗中提到的“行止非人为”主要表达了: A. 人对命运的掌控
    B. 自然的规律
    C. 人生的无奈
    D. 社会的兴衰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庞嵩的诗更显得沉思与内省,后者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思考,而前者则是对生活的豪情与畅快。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庞嵩诗集》

相关查询

过广陵值早春 次韵胡彦明同年羇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一章道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寂住阁 欧阳从道许寄金橘以诗督之 次韵任君官舍秋雨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寄题安福李令先春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独轮 歺字旁的字 通达古今 車字旁的字 保境安民 气断 显得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过社 尣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包含爪的词语有哪些 面违 简傲绝俗 御沟流叶 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