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9:00
尽昼山楹坐,居然外物身。
野葵能向日,怖鸽解投人。
万萼融朱蜡,平芜识绀茵。
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
整日坐在山边的亭子里,仿佛与外界万物融为一体。
野生的向日葵能够朝着太阳生长,而鸽子却能洞察人心。
万朵花瓣融化成红色的蜡烛,平坦的草地上识得蓝色的绒毯。
要知道在无事的地方,正好可以培养无所作为的臣子。
宋庠,字元卿,号少华,北宋时期的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郡圃洗心亭宴坐对春物因书所见”写于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坐在亭子里,面对自然的美景,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景物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坐在亭子里,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首句“尽昼山楹坐”,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中的宁静感,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接下来的描写“野葵能向日,怖鸽解投人”,通过对向日葵和鸽子的观察,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智慧,向日葵向阳而生,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鸽子则象征着对人性的洞察,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丰富了诗的意象。
第三联“万萼融朱蜡,平芜识绀茵”运用色彩鲜明的意象,营造出春日的生机,万朵花瓣如朱蜡般融汇,给予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最后一句“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则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在无事的环境中也能够培养心灵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闲适的环境中也能够培养个人的智慧与内涵,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宋庠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野葵”象征什么?
A. 生命的顽强
B. 忧伤
C. 贫穷
D. 悲伤
“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中的“无事处”指的是什么?
A. 忙碌的工作
B. 安静的环境
C. 热闹的场所
D. 无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