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39
原文展示:
送徐抚干二首 其二 莫嗟骨相未封侯,美恶穷通本不侔。 文似陈琳须草檄,赋如王粲好登楼。 时平上幕宜多暇,酒贱清欢亦易谋。 荔子丹时簪末利,可能无句寄中州。
白话文翻译:
别叹息你的相貌和命运尚未达到封侯的地步,美丑和穷通本来就不相等。 你的文笔像陈琳那样需要草拟檄文,赋作则像王粲那样喜欢登楼抒怀。 在和平时期,担任幕僚应该有很多闲暇,廉价的酒也能轻易地带来清雅的欢乐。 当荔枝成熟时,簪上末利花,或许你还能写出诗句寄给中州的朋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是送给徐抚干的,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徐抚干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徐抚干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祝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抚干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莫嗟骨相未封侯”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诗人用“文似陈琳须草檄,赋如王粲好登楼”来形容徐抚干的文才,显示出对其才华的高度评价。后两句则通过对和平时期幕僚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希望他能享受清雅的欢乐。最后一句则通过荔枝和茉莉花的意象,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陈琳”和“王粲”分别是哪个时期的文学家? A. 唐代 B. 宋代 C. 东汉末年 D. 西汉 答案:C
诗中的“上幕”指的是什么? A. 担任幕僚 B. 登上高楼 C. 上战场 D. 上朝 答案:A
诗中的“荔子丹时簪末利”中的“末利”指的是什么花? A. 梅花 B. 茉莉花 C. 玫瑰花 D. 菊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