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铁桥

《铁桥》

时间: 2025-04-30 05:21:57

诗句

罗山桥水隔浮山,桥上群仙日在还。

纵有飞泉流涧底,仙源那得到人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1:57

原文展示:

铁桥
作者: 李时郁 〔明代〕

罗山桥水隔浮山,
桥上群仙日在还。
纵有飞泉流涧底,
仙源那得到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罗山桥的景色,桥的另一边是浮山,桥上似乎有群仙在日间回归。即使有飞泉从涧底流出,仙源又怎能来到人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罗山:指一座山,可能位于诗人所处的地方。
  • 浮山:指一座山,可能形容其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群仙:指许多神仙,象征着美好和超凡脱俗的存在。
  • 飞泉:指从高处飞流而下的泉水,展现自然的美景。
  • 仙源:指仙人的源泉或居所,象征着超凡的境界。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引用传统典故,但“群仙”一词常见于古代文人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对神秘、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时郁,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李时郁在游览罗山桥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仙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铁桥》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诗的开头“罗山桥水隔浮山”便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桥的存在连接了两岸,不仅是物理上的跨越,也是心灵上的向往。诗人在桥上目睹的“群仙”更是点缀了这幅画面,使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纵有飞泉流涧底”揭示了即使有美丽的自然奇观存在,真正的“仙源”却难以抵达人间,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叹。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局限的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感,情感含蓄而深刻,语言清新自然,体现了李时郁对山水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罗山桥水隔浮山:描绘了罗山桥和浮山之间水流的隔阂,展示出自然景色的壮丽。
  2. 桥上群仙日在还:想象中仙人于桥上往来,体现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3. 纵有飞泉流涧底:即使有美丽的飞泉从涧底流出。
  4. 仙源那得到人间:真正的仙人源泉又怎能来到现实中。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群仙”暗喻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局限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山、浮山:象征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 群仙:象征理想与美好,体现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 飞泉: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美丽,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罗山桥”意指什么? A. 一座实际的桥
    B. 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C. 一种建筑风格
    D. 诗人的故乡

  2. “仙源那得到人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失望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人间的留恋
    D. 对仙境的向往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铁桥》均表现了对山水自然的赞美,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清幽,而《铁桥》则突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时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金缕曲 答沈湘涛 金缕曲 野水用顾蒹塘庄眉叔唱和韵 金缕曲 唐郪月夜怀劳平甫 金缕曲 得王楘丞舍人书,用李良年徵君答朱十韵 金缕曲 新政府成,废双十节,而令举国狂欢十日。九叠罅韵赞之 金缕曲 题凌芷沅《翠螺阁遗稿》 金缕曲 金缕曲 落花 金缕曲 王子兰公子 寿同 寄词见誉,谱此致谢,用次来韵 金缕曲 芸台相国以宋本赵氏《金石录》嘱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纪群之交 包含猢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郁泱 包含慻的词语有哪些 宝绪 匸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鱼烂瓦解 昼锦 AIDS 工正 开国元勋 弦歌之音 老鱼跳波 糹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戚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