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迎神

《迎神》

时间: 2025-04-27 07:16:33

诗句

符法千年人尚畏,神林三鼓酒盈杯。

油囊为取天河水,更折蟠桃海上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33

原文展示:

迎神
作者: 葛闳 〔宋代〕

符法千年人尚畏,
神林三鼓酒盈杯。
油囊为取天河水,
更折蟠桃海上来。

白话文翻译:

迎接神灵的仪式已经有千年,人们仍然心存畏惧。在神林中,随着三声鼓响,酒杯已满。为此,我准备了油囊,想去取天河的水,甚至还折了蟠桃从海上带来。

注释:

  1. 符法:指古代的法术和符咒,通常与宗教祭祀有关。
  2. 神林:神灵栖息的林地,象征神圣之地。
  3. 三鼓:用于祭祀或迎神的鼓声,表示隆重的仪式。
  4. 油囊:盛装油的袋子,可能用于祭祀或迎接神灵的准备。
  5. 天河水:传说中的银河水,象征神圣和纯洁。
  6. 蟠桃:传说中的仙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闳,生于南宋时期,是一位以诗文见长的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古代神话和宗教为题材,探讨人神关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迎神》创作于古代祭祀活动盛行的时期,诗中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崇拜。诗人在祭祀中表达了对神灵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迎神》是一首展现古代祭祀文化和人神关系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描绘了迎接神灵的隆重场面。开篇以“符法千年人尚畏”引入,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感。接着通过“神林三鼓酒盈杯”营造出一种欢庆的氛围,似乎在传达着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期待。

诗中提到的“油囊为取天河水”,透出一种对神圣水源的渴望,象征着人们对力量和祝福的追求,而“更折蟠桃海上来”则暗示了对长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整体来看,作品不仅仅是对祭祀活动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符法千年人尚畏:说明尽管符法流传已久,人们仍然对其保持敬畏之心,揭示了人类对未知和神秘的恐惧。
  2. 神林三鼓酒盈杯:描绘迎神仪式的热闹场景,酒盈杯,象征着祭祀的隆重与喜庆。
  3. 油囊为取天河水:表达了诗人对神圣水源的渴望,象征着对神灵的供奉。
  4. 更折蟠桃海上来:显示出诗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天河水”比喻神圣的力量。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迎神仪式的描绘,表达了人类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示了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符法:象征古老智慧和神秘力量。
  • 神林:代表神圣和超自然的空间。
  • 天河水:象征神圣的源泉和祝福。
  • 蟠桃:代表长生和美好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迎神》中的“符法”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笔法
    B. 古代的法术和符咒
    C. 一种饮品

  2. “神林三鼓酒盈杯”中,三鼓的作用是什么? A. 表达悲伤
    B. 宣告庆祝和迎接神灵
    C. 唤醒沉睡的神灵

  3. 蟠桃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味的食物
    B. 长生不老的愿望
    C. 富贵荣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妹文》 by 朱自华,探讨祭祀与亲情的主题。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首诗都涉及饮酒和庆祝,但《迎神》更侧重于祭祀、神灵,而《将进酒》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古诗词的关系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雨 采石吊李白 题公安知县柳应辰屯田默庵 观弈水中沚茶吧 右江吟 其四 草堂杂兴十首 其八 临江仙二十首 其十四 摘花 冬日杂咏 其六 颂古三十一首 夏日金阊返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利除害 彑字旁的字 巧言如流 包含嘉的词语有哪些 博弈犹贤 目的 疆畔 觇视 迟疑顾望 披头盖脑 金口御言 立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四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