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浮萍篇

《浮萍篇》

时间: 2025-05-06 18:23:43

诗句

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五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3:43

浮萍篇

作者: 曹勋 〔宋代〕

原文展示:

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五泾。
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
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
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白话文翻译:

昔日我曾是章台的柳树,如今却变成了清水中的浮萍。
这浮萍寄托了我失去的归宿,谁能够分清渭河和五泾的水流呢?
王孙们只顾游玩享乐,兰草和麝香也只是徒有芬芳。
清晨时分,夭桃花灼灼盛开,鲜艳而又繁茂。
然而随风飘零,浮萍的命运还不如那些粪土上的英花。
浮萍生长于八九个子,常常繁茂而生机勃勃。
芙蓉花装饰着高贵的盖子,文采繁疏的缨带随风摇曳。
我宁愿不再去攀折这些花草,心中始终保持平和。

注释:

  • 章台柳:古代指的是一种柳树,象征着美好与柔情。
  • 清水萍:清水中的浮萍,代表漂泊与失去根基。
  • 渭五泾:渭河与五泾河,象征两条不同的水流,喻指人生的不同走向与选择。
  • 王孙:指有身份地位的年轻人,常与游乐、享乐联系在一起。
  • 兰麝:指兰花和麝香,象征着高贵和美好的品质。
  • 夭桃花:早春盛开的桃花,鲜艳而美丽。
  • :指英俊的花朵,常常寓意着杰出的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 浮萍篇创作于曹勋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使其对漂泊与归属有着深刻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浮萍篇》通过对浮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漂泊的感慨。诗的开篇提到柳树与浮萍的对比,柳树象征着稳定与美好,而浮萍则代表了失去根基的漂泊,生动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挣扎。接下来,通过王孙和兰麝的形象,表现出对享乐主义的讽刺,暗示着社会上许多人只顾浮华而不思深远。诗中桃花的描绘则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而随风而落的浮萍则提醒我们无常的命运。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浮萍生长茂盛的赞美,突显出即使身处逆境,依然能够生存与繁荣的生命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的认识,也有对自我情感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作章台柳: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象征着稳定。
  2. 今为清水萍:如今的状态,显示出漂泊与失落。
  3. 寄托一失所:浮萍寄托了失去的归属感,流露出孤独。
  4. 谁分渭五泾:无奈地感叹人生的复杂与选择的难题。
  5. 王孙事游冶:批评享乐主义者的生活态度。
  6. 兰麝徒芳馨:即便有美好,但缺乏实质的价值。
  7. 清晨夭桃花:描绘大自然的美丽与短暂。
  8. 灼灼鲜且荣:赞美生命的鲜活。
  9. 随风易零落:暗示生命的脆弱。
  10. 不及粪上英:比喻浮萍不如那些顽强的生命。
  11. 萍生八九子:浮萍的繁茂代表了生存的顽强。
  12. 滋育常盈盈:生命力旺盛,尽管条件艰苦。
  13. 芙蓉饰高盖:美丽的花朵装点着生活。
  14. 文藻疏繁缨:形容生活的丰富多彩。
  15. 宁复事攀折: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
  16. 中心无不平:最终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稳定的过往,将浮萍比作漂泊的现状。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情感,使诗句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与珍惜的深刻理解。诗人以浮萍象征自身的漂泊与无根,反映出对失去的归属感与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萍:象征漂泊与失去归属感。
  • 桃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王孙:代表享乐者,反映社会现象。
  • 兰麝:象征表面的美好与内心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浮萍篇》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什么人?
    A. 富贵子弟
    B. 农民
    C. 老年人
    D. 商人

  2. 诗中“昔作章台柳”象征着什么?
    A. 漂泊
    B. 美好与稳定
    C. 享乐
    D. 无常

  3. “随风易零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生命的脆弱
    B. 丰富的生活
    C. 自然的美
    D. 享乐的生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中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而《浮萍篇》则更加强调漂泊与对失去的感慨。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生煎茶 泛碧浪湖 凤邑四咏 郊行 其一 午炊祖教寺 世宗宪皇帝御制耕耤乐章三十六禾词雍正二年 三姝媚 瑞京词长有台北之行,赋此话别,并希正和 许秋岩太守问耕图 盆池 棋声花院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潜龙勿用 倾抱写诚 一退六二五 连抱 齐字旁的字 怀内子 倒八字的字 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奴 弋字旁的字 包含輟的词语有哪些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龜字旁的字 迮小 无字旁的字 寥寥无几 忠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