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41
落落谋生拙,庭虚半绿苔。
定知无鬼笑,常恐有人哀。
白雨凉孤榻,红梨醉一杯。
阿谁同领略,心与百花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闲居生活,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生活拮据,居所庭院空旷,青苔覆盖了一半的地面。他知道这里不会有鬼怪来嘲笑,但却常常担忧有人会因为他的处境而感到悲伤。细雨轻拂,凉意袭来,孤独的榻上,他品尝着醉人的红梨酒。此时,他希望能有知音共赏这份美好,心中与百花一起绽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白雨”和“红梨”可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常以自然之美和饮酒来陶冶情操。
作者介绍: 梁以壮,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闲居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明代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因为政治原因选择隐居,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闲居 其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闲居生活中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落落谋生拙,庭虚半绿苔”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真实感受。庭院的空旷和青苔的生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接下来的“定知无鬼笑,常恐有人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知,虽然没有外界的嘲讽,内心的孤独却让他常常感到忧虑。这种自我反思的情绪让整首诗更加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白雨凉孤榻,红梨醉一杯”中的细雨和红梨酒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细雨的清新与红梨的美味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温馨的氛围。
最后一句“阿谁同领略,心与百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相伴的渴望,希望能有知己共享这份美好。整首诗在孤独与自然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自然之美,以及对友谊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又有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人所描述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繁华热闹
b) 荒凉孤寂
c) 宁静祥和
d) 迷雾重重
“白雨凉孤榻”中的“白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清新宁静
d) 激动
诗中诗人最渴望的是什么?
a) 财富
b) 名声
c) 友谊和共赏
d) 知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梁以壮的《闲居 其七》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不同的是,梁以壮更加突出内心的忧虑和对友谊的渴望,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更为宁静的孤独感。两者都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