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29
石桥通曲港,三两聚人家。
树密知村近,溪环觉路遐。
吴绵明似雪,越女艳于花。
薄暮聊吟眺,山山隐晚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石桥通向蜿蜒的港口,几户人家聚集在一起。树木繁密,暗示村庄就在附近,溪水环绕,令人感到路途遥远。吴绵的白色如雪,越女的美丽如花。傍晚时分,我轻声吟唱,远山在晚霞中隐约可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吴绵”“越女”是指中国东南地区,吴越文化的象征,表现出地方特色和人文风情。吴绵的白色和越女的美丽,分别代表了自然的纯净和人性的美好。
作者介绍:
丁培,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丁培游览菱湖庐家庄时,受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宁静的乡村傍晚。开篇“石桥通曲港,三两聚人家”,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场景,石桥与港口的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接下来的“树密知村近,溪环觉路遐”,则通过描绘树木的密集与溪水的环绕,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村庄生活的安逸。
转至“吴绵明似雪,越女艳于花”,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与人性的美。吴绵的洁白像雪,越女的艳丽如花,展现了自然的纯洁与女子的美丽,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对乡村的生活产生美好的向往。最后一句“薄暮聊吟眺,山山隐晚霞”,在夕阳西下的时分,诗人亦吟唱着,远山隐约在晚霞中,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完美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不仅有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更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与赞美,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传达出一种追求宁静、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桥”指的是什么?
A. 一座桥
B. 一条街道
C. 一座山
诗中“吴绵”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纯洁
C. 远方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