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4:39
只道文书无了日,也能摆拨上层台。
窗明山雪暮方作,露白野梅寒未开。
老病真惭天下士,穷愁强覆掌中杯。
儿曹莫怪凭阑久,得句何妨秉烛回。
我只道文书没有了日子,然而仍能在高台上摆弄。窗明亮,雪山在暮色中更加显得迷人,露水打湿的野梅花还没有开放。年老多病,我真感到愧对天下的士人,穷困的愁苦使我不得不把酒杯覆盖。孩子们不要怪我在栏杆上凭栏久了,能得一句诗,何妨点亮烛火再回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生于绍兴,卒于临安。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作品多涉及爱国、怀古、抒情等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日衰,陆游心系国家,常以诗抒怀。此时他虽然年老多病,却依然保持着文人特有的情怀与追求。
《晚登千峰榭》以晚年诗人的心境为背景,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只道文书无了日”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文书的无尽却又无力感,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景象描绘“窗明山雪暮方作”极具画面感,雪山映衬着暮色,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老病真惭天下士”一句尤为感人,诗人自觉年老病重,愧对当时的士人,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而“穷愁强覆掌中杯”则将他的身世与感受具象化,彰显出他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苦闷。
最后两句“儿曹莫怪凭阑久,得句何妨秉烛回”则展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对孩子们的亲情。纵使身处困境,他依然愿意在夜深人静之时,点亮蜡烛,继续追求诗意与灵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在晚年的孤独与困苦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创作的执着,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文书无了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儿曹莫怪凭阑久”中的“儿曹”指的是谁?
诗中的“山雪暮方作”表现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