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四时歌四首 其四

《子夜四时歌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6 19:16:29

诗句

晓雪正飕飕,畏寒懒下楼。

何当仍盥栉,翠羽上貂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6:29

原文展示

晓雪正飕飕,畏寒懒下楼。何当仍盥栉,翠羽上貂裘。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寒冷的天气让我懒得下楼。什么时候才能再去梳洗打扮,穿上那身美丽的貂裘,披上翠羽呢?

注释

  • 晓雪:早晨的雪。
  • 飕飕:形容风声或雪落的声音,表示雪花轻轻飘落。
  • 畏寒:害怕寒冷。
  • 懒下楼:懒得下楼,表示不愿意出门。
  • 盥栉:盥洗、梳头,指打扮、整理仪容。
  • 翠羽:指美丽的羽毛,通常用以形容华美的服饰。
  •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外衣,象征华贵与温暖。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貂裘”是一种华贵的外衣,在古代常被用作富贵和身份的象征。此外,诗中“翠羽”也暗示了美丽的外表和高雅的气质,反映了古人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益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往往呈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他的诗作主题多样,风格清新自然,常常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子夜四时歌》是陶益的一组诗作,其中的每一首诗都描绘了不同季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本首诗写于冬季,描绘了寒冷的早晨,表达了对温暖与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首诗通过描写冬晨的雪景和诗人因寒冷而不愿出门的心情,展现了冬季的萧瑟与孤寂。开头“晓雪正飕飕”生动地描绘出早晨雪花飘落的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而“畏寒懒下楼”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接着,诗人向往春日的温暖,渴望能在阳光下梳洗打扮,穿上华丽的衣裳,这一愿望不仅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隐含了对生活中温暖与欢乐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寒冷冬日的孤寂与对温暖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雪正飕飕:清晨的雪花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2. 畏寒懒下楼:因寒冷而不愿意出门,表现了冬季的严寒对人的影响。
  3. 何当仍盥栉:诗人渴望重新梳洗打扮,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4. 翠羽上貂裘:想象中穿上华丽的衣裳,象征着温暖与优雅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雪花描绘为“正飕飕”,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寒冷冬季的无奈与对温暖春日的渴望,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温暖情感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雪: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孤寂。
  • 貂裘:象征着温暖、富贵和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晓雪正飕飕”中的“飕飕”表示什么?

    • A. 大风
    • B. 雪花飘落的声音
    • C. 雨水滴落的声音
  2. 诗人“畏寒懒下楼”的心情是怎样的?

    • A. 高兴
    • B. 无奈
    • C. 兴奋
  3. “何当仍盥栉”中“盥栉”的意思是?

    • A. 睡觉
    • B. 梳洗、打扮
    • C. 吃饭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朱自华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陶益的《子夜四时歌四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陶益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渴望,而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叹,风格与主题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陶益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高阳台四首 其一 感怀 高阳台 登越城酒楼题壁 高阳台1914 高阳台 醉根诗会归寄谷青先生兼示同盟诸友 高阳台 春初步至莫愁湖,憩胜棋楼,慨然吟望 高阳台 除夕闰生宅守岁 高阳台 甲戌中冬,予有夔州之役。漱泉送予江上,赋此别之 高阳台 庚子元日独客漫书 高阳台立春感怀次草窗碧山韵 高阳台 寄怀红豆蔻词人陈襄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干劲冲天 百一钟 大蕉 鬯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鹤唳猿声 乡傩 匀脂抹粉 丹书铁契 售迹 询谋佥同 暴政 毛字旁的字 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挺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