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7
虞美人二首 其一
作者: 卢青山
杏花斜约残风住,
枝上莺声注。
莺声未已复馀阳,
杜宇一声漏入浣云江。
寒衣未拂湿红拥,
堤柳压烟重。
明朝后日雨如前,
谁去绿杨丛里问秋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杏花在微风中斜斜地摇曳,枝头上传来莺鸟的鸣唱。莺声仍在耳边回荡,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杜鹃的啼鸣悄然流入浣云江。寒衣尚未拂去,红花依然湿润,堤岸的柳树低垂压在轻烟之上。明天之后,雨仍会如前般下个不停,谁会去绿色杨树丛中询问秋千的去向呢?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为题材,擅长抒写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春日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莺啼声与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杜鹃的啼鸣更是点缀了春日的寂寞,流入浣云江,似乎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寒衣未拂湿红拥”一句,既表现了春寒未尽的气候,也隐喻了人们心中未散的忧愁与牵挂。堤柳低垂压在烟雾之中,仿佛在遮掩着春日的美丽与哀愁。而最后两句则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秋千作为欢乐的象征,似乎在问谁会去追寻这份失落的快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自然背景,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杏花斜约残风住”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杜宇一声漏入浣云江”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谁去绿杨丛里问秋千”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虞美人二首 其一》共同探讨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不同时期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独特理解。
推荐书目:
以上书籍提供了丰富的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的分析与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