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二首 其一

《虞美人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4:56:17

诗句

杏花斜约残风住,枝上莺声注。

莺声未已复馀阳,杜宇一声漏入浣云江。

寒衣未拂湿红拥,堤柳压烟重。

明朝后日雨如前,谁去绿杨丛里问秋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7

原文展示:

虞美人二首 其一
作者: 卢青山

杏花斜约残风住,
枝上莺声注。
莺声未已复馀阳,
杜宇一声漏入浣云江。
寒衣未拂湿红拥,
堤柳压烟重。
明朝后日雨如前,
谁去绿杨丛里问秋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杏花在微风中斜斜地摇曳,枝头上传来莺鸟的鸣唱。莺声仍在耳边回荡,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杜鹃的啼鸣悄然流入浣云江。寒衣尚未拂去,红花依然湿润,堤岸的柳树低垂压在轻烟之上。明天之后,雨仍会如前般下个不停,谁会去绿色杨树丛中询问秋千的去向呢?


注释:

  • 杏花:春天的花,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斜约:指花儿在风中轻轻倾斜。
  • 莺声:黄莺的叫声,象征春天的活力。
  • 杜宇:杜鹃鸟,常以其啼声象征思乡之情。
  • 浣云江:河流的名字,象征着流动与变迁。
  • 寒衣:指春冬交替时,人们仍需穿着的衣物。
  • 压烟重:柳树的枝条因烟雾而显得沉重。
  • 秋千:象征着欢乐与童年,暗示着逝去的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为题材,擅长抒写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春日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莺啼声与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杜鹃的啼鸣更是点缀了春日的寂寞,流入浣云江,似乎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寒衣未拂湿红拥”一句,既表现了春寒未尽的气候,也隐喻了人们心中未散的忧愁与牵挂。堤柳低垂压在烟雾之中,仿佛在遮掩着春日的美丽与哀愁。而最后两句则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秋千作为欢乐的象征,似乎在问谁会去追寻这份失落的快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杏花斜约残风住:杏花在残余的春风中轻轻倾斜,表现出春日的柔美与宁静。
  2. 枝上莺声注:树枝上的黄莺鸣叫,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3. 莺声未已复馀阳:莺声依然在耳旁回响,阳光也依旧洒落,表现出春天的温暖。
  4. 杜宇一声漏入浣云江:杜鹃的啼鸣透过空气流入江中,带有一种思乡的情感。
  5. 寒衣未拂湿红拥:春天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红花依然湿润,暗示了春寒的依依不去。
  6. 堤柳压烟重:柳树低垂,似乎被烟雾压得沉重,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
  7. 明朝后日雨如前:未来的日子里,雨水依然不断,象征着无尽的忧愁。
  8. 谁去绿杨丛里问秋千:最后一句则发出疑问,谁会去寻找那逝去的欢乐呢?引人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的情感状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如“莺声未已”,将鸟声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如“寒衣未拂湿红拥”,使诗句更加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生命与美好。
  • 莺声:象征春天的欢愉与活力。
  • 杜宇:象征思乡与离愁。
  • 寒衣:象征春寒未去的忧虑。
  • 堤柳:象征春日的沉重与忧伤。
  • 秋千:象征逝去的欢乐与童年。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自然背景,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杏花斜约残风住”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杜宇一声漏入浣云江”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鱼
    • D. 一种树
  3. “谁去绿杨丛里问秋千”的意思是?

    • A. 询问秋千的去向
    • B. 找到秋千的秘密
    • C. 寻找欢乐的时光
    • D. 玩耍秋千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春望》:在对春天的描绘中,融入了更深层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两首诗与《虞美人二首 其一》共同探讨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不同时期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现代诗歌选》
  4.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书籍提供了丰富的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的分析与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与技法。

相关查询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一 李侯二首 其二 感怀十首 其九 村居 其一 庆寿寺 其一 寄张贞居 漫兴四首 其四 送沙学正归松江 山中杂兴 二十 答客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浮瓜沉李 玉字旁的字 声势赫奕 不遗葑菲 悬剑空垄 禽犊 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以义断恩 稀里马虎 竹字头的字 货而不售 闻风逃遁 牙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嗤之以鼻 包含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