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03
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
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怜难预此,夜窗常负短灯檠。
梦中醒来听到你读书的声音,宛如听到箫韶乐曲在天上奏响。
要尽情沉浸在文史的学习中,不必辛苦追求功名。
每个人的本性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缺失,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需要用心去实践。
我年老多病,自怜却难以参与其中,夜晚在窗前常常依靠微弱的油灯。
“箫韶”源于古代乐曲,代表高雅的音乐境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文人常常以音乐来比喻人生中的美好事物。“功名”则是指科举考试和仕途的成就,反映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学问追求的重视。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年老之际,他将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期望与个人的感悟结合,表达了对学问的推崇与对功名的淡泊。
《睡觉闻儿子读书》是一首充满亲情与哲理的诗。诗中,陆游通过梦中听到儿子读书的声音,勾起了他对音乐的联想,表现出对儿子学习的欣慰和自豪。诗的前两句通过音乐的美好来衬托读书声的悦耳,传达出一种和谐与美好。接着,诗人劝告儿子要沉醉于文史的学习中,而不是孤注一掷地追求功名利禄,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重视内涵而非外在的成就。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将个人的哲学思想融入教育之中,强调每个人的本性并无缺陷,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实践,提出了对教育的深刻见解。最后,作者自述年老多病,无法参与到儿子的学习中,表现出一丝无奈与自怜,然而,短灯下的夜窗又是对阅读和学习的渴望与执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也反映了陆游对人生、教育、学问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倡导沉浸于学问之中,不必追逐名利,反映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梦回闻汝读书声”中的“汝”指的是谁?
诗人希望儿子追求的是什么?
“老病自怜难预此”中“预”字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在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心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多地将个人情感与教育结合,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两位诗人都在各自的时代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