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14
道室书事
五十馀年读道书,老来所得定何如。
目光焰焰夜穿帐,胎发青青晨映梳。
甚畏蝮蛇宁断手,已烹熊掌敢兼鱼。
春芜二亩扶犁去,空忆高皇赐对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经典的追求和思考。他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研读道书,到了老年,所获得的领悟究竟如何呢?夜晚,目光如火,透过帐篷,清晨,发丝青青,映着梳子。诗人对蝮蛇十分畏惧,宁愿断手也不愿去接触;已烹的熊掌也不敢再去兼顾鱼。春天来临,田地杂草丛生,他只能离开田地,空想着曾经高皇赐予的对话。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数量众多,以爱国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闻名。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
《道室书事》写于陆游晚年时期,彼时他已然经历了许多沧桑与变迁。诗中反映了他对道教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道室书事》通过对道教经典的学习,表达了陆游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诗的开头便以“老来所得定何如”引出主题,透露出作者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与疑问。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目光焰焰夜穿帐”与“胎发青青晨映梳”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年轻时充满热情与希望,而老年则反思与沉思。接着,诗人用“甚畏蝮蛇宁断手”表达了对危险的警惕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反映了人生中知晓何为珍贵的智慧。
春天的到来,田地的杂草丛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理想的追忆,诗人空忆高皇的赐对,体现了他对于过去的怀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有对道教思想的探讨,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现出陆游对世事的洞察与反思。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思和自省,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与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陆游的《道室书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目光焰焰夜穿帐”中的“焰焰”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高皇”可能指的是?
答案
陆游的《道室书事》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反思与道教思想,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