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3:58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江城烽火连三月。
不堪对酒长亭别。
休作断肠声。
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
目送舟痕碧。
锦字几时来。
薰风无雁回。
江城的烽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
面对酒杯,在长亭中依依惜别,心中难以承受。
不必再发出断肠之声。
到了老年,已无泪可流。
狂风高吹,帆影疾驰。
我目送着船的痕迹在碧水中消失。
何时才能收到那锦字的来信?
温暖的春风中却没有大雁归来。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子旦,号惭愧,晚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词人,精于词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而著称。
创作背景:
创作于宋代的动乱时期,诗人借助烽火连天的背景,抒发对离别和战乱的感慨,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开篇即以“江城烽火连三月”引入,直接点明背景,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悲怆的氛围。烽火的象征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无尽苦痛,而“对酒长亭别”的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痛苦,酒成为了诗人内心悲伤的寄托。
“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面对离别的痛苦,感到自己已是“老来无泪”,无能为力,无法再为此流泪。此句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悲哀,也反映出社会动荡对人们心灵的摧残。
后半部分通过“风高帆影疾”与“目送舟痕碧”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孤独的送别情绪,船只的消逝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遗憾。最后两句“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失落,期待着美好的消息,却又隐约感受到失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意象构建,展现了在战乱背景下,诗人对离别、孤独和希望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战乱中的离别,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无奈,情感真挚且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城烽火”指的是什么?
A. 宁静生活
B. 战争与动乱
C. 美好回忆
“老来无泪倾”的意思是什么?
A. 年纪大了,泪水不再
B. 眼泪流淌不止
C. 年轻时无泪
诗中的“锦字”象征什么?
A. 书信
B. 财富
C. 美好的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