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4:49
覆舟山临望
作者: 顾源 〔明代〕
覆舟山头霁景明,长松落落厓石平。
回峦秀岭低复昂,传闻此地为台城。
南望建章宫,佳气何郁葱。
秦淮树中流,遥与宫门通。
城中万井如棋画,杨柳烟中分紫陌。
内园兰桂浮温香,戚里池台荡朱碧。
凤皇楼阁无处寻,临春结绮作梵林。
尊前却是乐游苑,市朝更改成古今。
登临易头白,衔杯落红日。
回望北湖烟,蝉鸣树萧瑟。
秋波惨淡荷芰花,玉凫锦鸡踏浪霞。
西曹已鸣马,东署复报衙。
冥冥壶底月,寂寂城头鸦。
倚琴送尽飞鸿影,引领天边不见家。
在覆舟山顶上,天气晴朗,景色明丽,长松树影摇曳,岩石显得平坦。回望周围的山峦,既有低矮的也有高耸的,听说这里曾是台城。向南望去,建章宫的气氛非常优雅葱郁,秦淮河的树木在水中轻轻摇曳,遥远的宫门似乎可以相通。城中无数的井如同棋盘一般,杨柳在烟雾中分开了通往紫陌的道路。内园中兰花与桂花散发着温馨的香气,戚里池台荡漾着朱红与碧绿。凤皇楼阁无处可寻,临春时节的绮丽如同梵林。面前的乐游苑,市井的繁华已变成了古代的模样。登高望远,白发已生,手中酒杯映着落日。回望北湖的烟雾,蝉鸣声在树间萧瑟。秋天的波光惨淡,荷花与芰花摇曳,玉凫与锦鸡踏着波浪的霞光。西边的官署已经鸣马,东边的衙门也在恢复报事。月光在壶底隐隐,城头鸦声寂静。倚琴送走飞鸿的影子,遥望天边却不见家乡的踪影。
作者介绍:顾源,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顾源生活在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他的诗作反映了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覆舟山临望》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覆舟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与思考。开篇以“霁景明”引入,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长松与岩石的对比,展现了山的雄伟与松树的挺拔,形成一种和谐美。接着,诗人南望建章宫,透过景物展现出一种古都的繁华与历史的厚重。
诗的中段描绘了城市的生动景象,利用“万井如棋画”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的井络分布,富有生活气息。内园兰桂的香气、戚里池台的美景,突显了人文环境的优雅与恬静。而“乐游苑”的提及,则带出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已成往事。
最后,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倚琴送尽飞鸿影,引领天边不见家”一句,展现了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情感深沉,余韵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覆舟山头霁景明”中的“霁”字意思是?
A. 雨后晴朗
B. 暴风骤雨
C. 云雾缭绕
D. 大雪纷飞
“万井如棋画”中的“棋画”指的是什么?
A. 井的数量多
B. 城市布局如棋盘
C. 井水清澈
D. 井边有许多棋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