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题(三首)

《杂题(三首)》

时间: 2025-05-07 17:57:47

诗句

春水织文縠,春花散云锦。

壁上松萝摇,时见猿来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7:47

原文展示:

春水织文縠,春花散云锦。
壁上松萝摇,时见猿来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水流像织造的绸缎,春天的花朵像散开的云锦。
墙壁上的松藤摇摆,时常可以看到猿猴来这里饮水。

注释:

  • 春水:春天的水,通常指融雪后的溪水,清澈而流动。
  • 织文縠:织造的绸缎,形容水波荡漾,像织物一样美丽。
  • 春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散云锦:散布的云朵似锦缎般华丽,形容花的绚烂。
  • 壁上:墙壁上。
  • 松萝:松树上的青苔或藤蔓,象征自然的生机。
  • 猿来饮:猿猴来饮水,表现出自然和谐的景象。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源,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杂题(三首)》中的这首诗以春日的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的“春水”和“春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水波荡漾如绸缎,花朵灿烂如锦缎,充满了春天特有的生机。诗人在描绘自然时,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水和花的美丽,衬托出松萝和猿猴的生动景象。后两句“壁上松萝摇,时见猿来饮”则增添了一种生动的气息,描绘了自然界和谐的画面,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思考。诗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展现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诗歌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水织文縠:春天的水面如同织造的绸缎,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的美丽与轻柔。
  2. 春花散云锦:春天的花朵如同散落的云锦,展现了花的多彩和生动。
  3. 壁上松萝摇:墙壁上的松藤在春风中摇曳,透露出自然的生命力。
  4. 时见猿来饮:不时能见到猿猴来这水边饮水,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比作绸缎,将春花比作云锦,生动形象。
  • 拟人:松萝摇动的描写,赋予了自然生命。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景色的赞美,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 春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希望。
  • 春花:象征美丽与新生。
  • 松萝:象征自然的持久与顽强。
  • 猿猴:象征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水织文縠”中的“文縠”指的是什么?
    A. 织物
    B. 水面
    C. 花朵
    D. 松树

  2.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猴子
    B. 猿猴
    C. 鹰
    D. 兔子

  3.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比较顾源的《杂题(三首)》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顾源更加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王维则表现出山水的宁静与深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诉衷情 怀人 诉衷情·居京养疴,考功旧役,远来丐见。义分依依,为之怅然,时吏部易为警署 诉衷情 诉衷情 春游,和仲殊韵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寿) 诉衷情·逍遥无系乐清闲 诉衷情·初开江月透双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钩心斗角 鼎字旁的字 包含膊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抹不开 得胜回朝 摘艳薰香 墨猪 克减 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吴蔡体 赏地 泪眼汪汪 建之底的字 沾花惹草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