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2:11
临江仙
田遨 〔近代〕
病里渐通齐物论,
人生苦乐相依。
每愁脚病眼迷离。
神思清越处,
翻自乐幽栖。
反腐惩贪能草檄,
依然气吐虹霓。
一天心事绝凄其。
楼台杨柳好,
不碍夕阳低。
在病中渐渐明白了齐物论的道理,
人生的苦与乐是相互依存的。
每当我因脚病而感到忧愁,眼前事物也变得模糊。
但在神思清明的地方,
我反而乐于隐居。
反腐倡廉的决心可以写成文章,
我依旧能够吐出彩虹般的气息。
一天的心事如同绝望,但并不凄凉。
楼台和杨柳依旧美丽,
这并不妨碍夕阳的低垂。
田遨(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常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与时代变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其诗歌常以哲理思考为主线,结合个人体验。
本诗创作于作者因病而对人生有更深思考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苦乐的感悟,对腐败现象的关注,以及在病痛中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首《临江仙》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意境上则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病里渐通齐物论”,清晰地表明了诗人因病而对哲学的思索,在困境中寻找生存的智慧。诗中“人生苦乐相依”揭示了生活的双重性,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仍需保持的乐观态度。
“每愁脚病眼迷离”,字里行间流露出病痛带来的无奈和困扰,但随后的“神思清越处,翻自乐幽栖”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淡定,似乎在告诉我们,虽然身体受到限制,但精神世界依然可以自由翱翔。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反腐惩贪能草檄,依然气吐虹霓”,表明了他对于社会现象及其自身使命感的关注与思考,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最后以“楼台杨柳好,不碍夕阳低”作结,既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淡然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社会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病痛体验,探讨了人生的苦乐交织,强调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与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齐物论”是指什么?
A. 个人的痛苦
B. 万物平等的哲学
C. 反腐倡廉的行动
诗人对“脚病”的态度是?
A. 无奈与绝望
B. 乐观与淡然
C. 忽视
“气吐虹霓”是什么样的意象?
A. 绝望
B. 希望与理想
C. 现实的困境
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乐观精神,但在表达方式上却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