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13
秋思
作者:陆游
雨长苍苔满钓矶,坐令秋暑歛余威。
天高月破残云出,野旷风惊蠹叶飞。
终岁鉏犁犹不饱,万家碪杵独无衣。
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雨水漫长,青苔覆盖了钓鱼的礁石,秋天的暑气也在慢慢消散。天空高远,月亮透过残云露出,广阔的野外,微风吹动着虫蚀的树叶飞舞。一整年耕作却依然无法填饱肚子,千家万户的碾米声中,却没有一人穿衣服。早知道坐在书斋内读书是错误的,去南山打猎或许也未必是坏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及散文。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亡与复兴,作品多反映爱国情怀、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
此诗创作于晚年的陆游,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沉重思考与无奈,表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的秋天,既是自然的季节变化,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秋思》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透过秋天的景象,陆游将个人的苦闷与对社会的思考相结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反思。开篇以“雨长苍苔满钓矶”描绘出一幅宁静却又略显萧瑟的秋景,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钓矶的意象不仅定位了诗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注意到了“天高月破残云出”,这是对自然景象的精致描写,暗示着秋天的清朗与孤寂,而“野旷风惊蠹叶飞”则加重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用“终岁鉏犁犹不饱”表达了对农民辛劳却难以获得丰收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困境和个人的无奈。
最后两句“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则是他对自己处境的深刻反思,质疑自己一生追求书卷的方向,认为去南山打猎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思想的转变,表现了陆游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真实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
诗中“雨长苍苔满钓矶”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终岁鉏犁犹不饱”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