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44
雨中花慢
作者: 陈永正
万古情怀,满天风雨,街南树色森森。
料长妨极目,易结愁心。
一自书沈北渚,从教梦绝南林。
便啼残络纬,永夜将阑,烛泪应深。
天涯遥想,荒烟千里,啸歌人在遥岑。
只误了成连海上,不见知音。
行路漫成偶语,严城但许群瘖。
明朝新霁,高楼独上,莫抱清琴。
万古的情怀,天空中满是风雨,街南的树木色泽深沉。
我想遥望远方,却容易生愁。
自从写下北岸的愁苦,梦中的南林也已绝望。
便是听到残余的虫鸣,漫漫长夜即将结束,蜡烛的泪水也应深沉。
在天涯的遥远处,荒烟弥漫千里,啸歌之人孤独地在遥远的山岑。
只可惜在海上错失了知音,无法见到。
行路漫漫,只成了偶然的语句,严城之中只能听到众人的哑声。
明天的新霁,独自登上高楼,别抱怨清琴的寂寞。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了深刻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雨中花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孤独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万古情怀,满天风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沉重而阴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人类永恒的情感纠葛。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街南树色森森”与“料长妨极目”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通过“便啼残络纬”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孤独,蜡烛泪水的意象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无法言说的苦闷与哀伤。结尾的“明朝新霁,高楼独上”则是一种希望的暗示,尽管前路漫漫,诗人依然选择独自面对未来的挑战,展现出一种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建立在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基调之上,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渴望知音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古情怀”主要表达了什么?
“烛泪应深”中的“烛泪”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