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5:42
雨中花慢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
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
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
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著猜防。
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
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
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这首词开头描绘了一个深院中,重重的帘幕笼罩着,令人思绪万千,愁苦地面对着眼前的风光。醒来时,残酒未醒,花已凋谢,蝴蝶飞舞,蜜蜂忙碌。今晚,谁在北岭吹笙,等待着月光洒落西厢?无奈望去,只见一株红杏,斜倚着低矮的墙壁。羞涩的面容容易改变,旁人先觉察到,四处都充满了猜忌和防备。谁会相信,微薄的恩爱竟然带来了无尽的凄凉。美好的事情似乎总是被阻隔,而幽静的欢乐却是平常。那种滋味,真正的香美,除了偷偷品尝,又有谁能体会呢?
“红杏”常作为情感的象征,暗指爱情的隐秘和婉约。此外,词中提到的“吹笙”与“待月”意象,往往出现在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中,寓意着对情感的向往和期待。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苏轼流亡时期,个人政治生涯的波折使其内心满是愁苦与思念,成为他抒发情感的契机。
《雨中花慢》是苏轼表达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词中充满了对爱情的回忆与叹息。开篇以“邃院重帘”引出情境,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孤寂的氛围。随后的描写中,虽有醉酒、花谢的惆怅,却又透出对美好回忆的珍惜。词中“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的意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隐秘而美丽的爱情故事。整体而言,苏轼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与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羞颜易变”表现情感的变化,增强了情感的细腻感。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揭示了爱情的脆弱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怀念与珍惜。
诗词测试:
词中的“邃院”指的是:
A. 深邃的山谷
B. 深邃的院落
C. 深邃的河流
D. 深邃的树林
“空怅望处,一株红杏”中“红杏”象征:
A. 友情
B. 隐秘的爱情
C. 家庭
D. 事业
词中提到的“吹笙北岭”暗示着:
A. 忧伤
B. 美好的期待
C. 疲惫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苏轼的《雨中花慢》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李清照则更倾向于描绘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