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7:49
金的皪。犹带枝头寒色。休道北人浑未识。自然梅有格。初见花时摘索。再见花时狼籍。诗句眼前拈不出。恼人楼上笛。
梅花傲然绽放,依然带着枝头的寒意。不要说北方人完全不懂得梅花的美,自然它有着自己的风韵。初次看到花时,忙着去摘取;再见到花时,却已乱糟糟的。眼前的诗句却无法提笔写出,令人烦恼的是楼上的笛声。
李俊民,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融入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常给人以启发。
《谒金门 其三 赋梅》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李俊民以梅花为题材,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思考。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清雅,诗人在描写梅花的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开头用“一枝寒色”描绘出梅花的清冷气质,暗示了梅花虽在寒冬中绽放,依然不失其风采,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诗人以“北人”来对比那些不懂梅花之美的人,反衬出梅花的独特和高洁。
“初见花时摘索”生动地描绘了初次见到梅花时的激动与渴望,而“再见花时狼籍”则反映出时光流逝后梅花的凋零与生活的无常,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恼人楼上笛”更是点出诗人因外界干扰而无法入诗的烦恼,透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在描绘梅花的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诗歌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反映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思考,透出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北人”指的是?
A. 懂梅花的人
B. 不懂梅花的人
C. 诗人自己
D. 梅花的主人
诗中“狼籍”是指梅花的什么状态?
A. 盛开
B. 凋谢
C. 还未开放
D. 别的花
诗人的烦恼来源于哪里?
A. 自然环境
B. 楼上的笛声
C. 对梅花的思念
D. 时间的流逝
王安石《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