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时间: 2025-05-04 01:56:38

诗句

听秋蝉。

秋蝉非一处。

细柳高飞夕。

长杨明月曙。

历乱起秋声。

参差揽人虑。

单吟如转箫。

群噪学调笙。

乍飘流曼响。

多含继绝声。

垂阴自有乐。

饮露独为清。

短緌何足贵。

薄羽不羞轻。

螗螂翳下偏难见。

翡翠竿头绝易惊。

容止由来桂林苑。

无事淹留南斗城。

城中帝皇里。

金张及许史。

权势热如汤。

意气喧城市。

剑影奔星落。

马色浮云起。

鼎俎陈龙凤。

金石谐宫徵。

关中满季心。

关西饶孔子。

讵用虞公立国臣。

谁爱韩王游说士。

红颜宿昔同春花。

素鬓俄顷变秋草。

中肠自有极。

那堪教作转轮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6:38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作者: 颜之推 〔南北朝〕


原文展示: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揽人虑。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乍飘流曼响。多含继绝声。垂阴自有乐。饮露独为清。短緌何足贵。薄羽不羞轻。螗螂翳下偏难见。翡翠竿头绝易惊。容止由来桂林苑。无事淹留南斗城。城中帝皇里。金张及许史。权势热如汤。意气喧城市。剑影奔星落。马色浮云起。鼎俎陈龙凤。金石谐宫徵。关中满季心。关西饶孔子。讵用虞公立国臣。谁爱韩王游说士。红颜宿昔同春花。素鬓俄顷变秋草。中肠自有极。那堪教作转轮车。


白话文翻译:

我在听秋天的蝉鸣,蝉声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细细的柳枝在高空舞动,长长的杨树在明亮的月光下显现出曙光。秋声纷乱地响起,参差不齐的声音引起人的思虑。单独的鸣叫如同转动的箫声,群集的噪声则像是学习笙音。忽然间飘荡而来的流响,仿佛包含着断续的余音。垂下的树荫自有其乐趣,饮露的清晨独自享受着宁静。短小的蝉翼何必珍贵,轻薄的羽翼也不必羞愧。螳螂在阴影下难以看见,而翠鸟在竿头却容易惊动。容止本来自桂林的园林,闲事让人滞留在南斗的城中。城中有帝王的身影,金张和许史的记录。权势如同热汤般炽热,意气在城市中喧嚣。剑影如星辰般坠落,马的颜色如浮云般升起。鼎和俎上陈列着龙凤,金石乐器演奏着宫调。关中满是季节的心情,关西则富饶孔子的教诲。怎么能用虞公的标准来立国的臣子呢?谁又愿意爱护韩王的游说士呢?红颜昔日如同春花,白发转瞬即逝如秋草。内心的情感自有尽头,怎能忍受成为转轮的车?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蝉:秋天的蝉,象征着秋季的来临。
  • 细柳:细长的柳枝,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 参差:形容声音不整齐,或景象不平衡。
  • 转箫:比喻单独的蝉鸣如同箫声,悠扬动听。
  • 垂阴:指树荫,象征乐趣与安宁。
  • 短緌:短小的蝉翼。
  • 薄羽:轻薄的羽翼,传达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虞公:指虞舜时期的贤臣,象征理想的君臣关系。
  • 韩王:指韩非子所描述的游说士,象征权谋与说服的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之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关注社会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蝉鸣描绘秋天的景象,借此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秋蝉鸣声的细致描绘,引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秋日氛围。诗中“听秋蝉”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捕捉,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秋蝉的鸣叫声在不同的场景中交织,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多样,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

诗中通过“细柳高飞夕”和“长杨明月曙”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美感,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秋日的黄昏,感受到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又通过“权势热如汤”和“意气喧城市”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喧嚣与人心的浮躁,形成了对比,使读者在宁静与喧闹之间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冲突与挣扎。

最后,诗人以“红颜宿昔同春花,素鬓俄顷变秋草”结束,令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充分展现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深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强调秋蝉的普遍存在。
  • 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描绘秋日黄昏与晨曦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历乱起秋声。参差揽人虑。——秋声纷乱,唤起人们的思虑,暗示人生的复杂性。
  • 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单独的鸣叫如箫声悠扬,群体的声音则如笙音,形成对比。
  • 乍飘流曼响。多含继绝声。——声音的飘荡与断续,表现出秋天的缥缈与无常。
  • 垂阴自有乐。饮露独为清。——树荫下的乐趣与饮露的清晨,体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短緌何足贵。薄羽不羞轻。——对短小与轻盈的态度,表达对生活的淡然。
  • 螗螂翳下偏难见。翡翠竿头绝易惊。——自然中的生物,象征着生活中的隐秘与惊扰。
  • 容止由来桂林苑。无事淹留南斗城。——描绘美好的容止与闲适的生活,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蝉鸣比作箫声,增加音韵美。
  • 对仗:如“短緌何足贵,薄羽不羞轻”,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添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蝉的鸣叫,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比宁静与喧嚣,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鸣: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秋天的来临。
  • 柳、杨:代表自然的宁静与优雅。
  • 月、露:象征清新与纯净的生活态度。
  • 剑影、马色:暗示权力与浮华,反映社会风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颜之推
    C. 杜甫

  2. 诗中“短緌”指的是什么? A. 长羽
    B. 短小的蝉翼
    C. 长刀

  3. 诗中提到的“红颜宿昔同春花”表现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向往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蝉》——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蝉》:同样描绘了蝉鸣,但更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
  • 《秋夕》——杜牧:对秋天的描写则更显忧伤,情感更加浓烈。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秋天与蝉鸣所蕴含的情感深度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党侍御 与党评事 雪中怀孟武昌 寄源休 舂陵行 忝官引 闵荒诗 演兴四首。招太灵 演兴四首。闵岭中 引极三首。望仙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即物穷理 走字旁的字 计不返顾 遣兵调将 无所畏惧 自字旁的字 包含峥的词语有哪些 削缝 不拔之柱 自多 尸字头的字 朝饔夕飧 腥德发闻 血字旁的字 元素 片字旁的字 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