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7: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3:42
神仙诗
作者:颜之推 〔南北朝〕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
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
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
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
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
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
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
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貌和青春的依赖与自负,但内心却感到无奈和遗憾。作者自夸擅长书法和剑术,却未能得道成仙。经过风云变幻的时光,岁月在面前流逝。镜子中的自己不再是曾经的模样,内心自怜的情感油然而生。希望能获得金楼(象征富贵)和玉钤(象征文采),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描绘了九龙游弋于弱水之旁,八凤腾飞于烟雾之中。早晨前往采摘美好的果实,晚上则在甘泉中举杯畅饮。面对峥嵘的高山,脚下却没有立足之地,仰望苍穹,感到渺小。全世界似乎只是一息之间,中原大地又何足挂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颜之推(约531年-约591年),字宗卿,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主要以其散文和诗歌闻名,提倡“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感慨人生短暂,渴望超脱尘世的安宁与自由。
《神仙诗》是一首反映个人内心追求与现实差距的诗。诗中开篇便以“红颜恃容色”引出,表现了对青春美貌的依赖,暗示年轻时的自负与骄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使美貌不再,内心的自怜与惆怅便随之而来。诗人自谦自言虽懂书法和剑术,却不能得道成仙,这种向往与无奈交织,突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意象描绘如“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则展现了一幅美好而梦幻的画面,给人一种希望与憧憬。尽管生活中有美好的愿景,诗人仍感受到脚下无地,仰望星空的渺小与孤独。最后一句“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意象,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诗人首先描述年轻美丽的女子,强调她们依赖于容貌与青春。
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
自夸擅长书法和剑术,然而未能成就更高的理想,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无奈。
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
风云变幻,岁月在流逝,人们在时光中被不断地推移。
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
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已不再熟悉,内心的自怜与失落产生。
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
渴望获得富贵与才华,期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
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
描绘出美好的意象,象征吉祥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
早上去采集美好的果实,晚上享受美酒,体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
在高山之下却没有立足之地,仰望苍穹感到渺小。
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
反映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表现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与理想的追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探讨了美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表现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颜”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得到的“金楼”象征什么?
诗中“九龙游弱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神仙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后者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方式更为豪放,情感更为激昂。颜之推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内心的自省,展现出一种忧伤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