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17
西河(已亥秋作)
作者:黄升
天似洗。残秋未有寒意。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
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少年事,成梦里。
客愁付与流水。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
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
大江东去日西坠。想悠悠千古兴废。
此地阅人多矣。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
目送蜚鸿归天际。
天空像洗过一样清澈。残秋的季节尚未感到寒意。是谁在西风中吹响短笛,音调低沉而壮美?
我倚靠在栏杆上,感慨万千,目光远眺,烟雾缭绕的树影如荠草般稀疏。
年轻的往事,已化作梦中情景。客居他乡的愁苦,随流水漂去。
笔床上的茶具和书法工具在空山中显得格外老旧,但这并没有妨碍我追求志向。
世间的富贵,需要有时机的贤人把握,深居简出的人应该有更深的内涵与品味。
大江东流,日落西沉,想起历史悠悠的兴衰变迁。
这个地方见过的人太多了,不妨放下一切忧虑,寄情于琴弦之外。
我目送着大雁飞回天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优美的诗句而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方面颇有造诣。黄升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已亥年的秋季,诗人可能在此时感受到深秋的气息与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往事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西河》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黄升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了他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天似洗”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随之而来的“残秋未有寒意”则增强了这种对季节的感知。同时,短笛的声音引起了诗人的共鸣,象征着自由与壮志。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倚靠栏杆,目睹烟树的朦胧,心中思绪万千,往事如梦般浮现。诗中“客愁付与流水”更是将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在异乡的无奈与对故乡的向往。
整首诗以大江东去的意象结束,反映出历史的流逝与世事变迁,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愿意寄情于音乐与大自然,超越尘世的纷扰。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黄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个人情感又兼具历史观照的诗歌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蕴含的哲理与对自然的热爱,使其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幅人生的画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似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清澈、宁静
B. 阴沉、沉闷
C. 风雨、雷鸣
“客愁付与流水”中的“流水”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活的烦恼
C. 纯洁的心灵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财富与名利
B. 青春与历史
C. 自然与生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