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閒居 其五

《閒居 其五》

时间: 2025-05-10 04:07:05

诗句

空斋独坐拥残薪,笔有枯芒研有鳞。

梦里风窗听似语,山中烟树念如人。

儿童也解谈东事,箫鼓何因动壮邻。

竟日飞霾无却处,一层吹了一层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7:05

原文展示:

閒居 其五 袁宏道 〔明代〕 空斋独坐拥残薪,笔有枯芒研有鳞。梦里风窗听似语,山中烟树念如人。儿童也解谈东事,箫鼓何因动壮邻。竟日飞霾无却处,一层吹了一层尘。

白话文翻译:

独自坐在空荡的书斋里,抱着残存的柴火取暖,笔尖干枯,砚台上有鳞状的痕迹。梦中仿佛听到风穿过窗户的声音,像是在说话,山中的烟雾和树木让我思念得如同思念人一般。连儿童都能谈论东边的事情,箫鼓的声音为何能激动壮年的邻居。整天飞舞的霾尘无处可去,一层层吹散,又一层层堆积起新的尘土。

注释:

  • 空斋:空无一人的书房。
  • 拥残薪:抱着剩余的柴火取暖。
  • 枯芒:笔尖干枯。
  • 研有鳞:砚台上有鳞状的痕迹,形容砚台久未使用。
  • 风窗听似语:风穿过窗户的声音像是在说话。
  • 烟树念如人:山中的烟雾和树木让人思念得如同思念人一般。
  • 东事:东边的事情,可能指政治或社会事件。
  • 箫鼓动壮邻:箫鼓的声音激动壮年的邻居。
  • 飞霾:飞舞的霾尘。
  • 无却处:无处可去。

诗词背景: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这首《閒居 其五》描绘了诗人独居时的孤寂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居时的孤寂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诗中“空斋独坐拥残薪”一句,即展现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环境,又隐喻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梦里风窗听似语,山中烟树念如人”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和对远方人事的思念。后两句“儿童也解谈东事,箫鼓何因动壮邻”则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首句“空斋独坐拥残薪”,通过“空斋”和“残薪”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第二句“笔有枯芒研有鳞”,通过“枯芒”和“鳞”两个意象,形容了笔和砚台的久未使用,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氛围。
  • 第三句“梦里风窗听似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和对远方人事的思念。
  • 第四句“山中烟树念如人”,通过“烟树”和“念如人”两个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 第五句“儿童也解谈东事”,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 第六句“箫鼓何因动壮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慨。
  • 最后两句“竟日飞霾无却处,一层吹了一层尘”,通过“飞霾”和“尘”两个意象,描绘了社会动荡带来的混乱和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梦里风窗听似语”中的“听似语”,将风声比喻为说话声,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拟人:“山中烟树念如人”中的“念如人”,将烟树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 对仗:“空斋独坐拥残薪,笔有枯芒研有鳞”中的“空斋”与“笔有”,“独坐”与“枯芒”,“拥残薪”与“研有鳞”,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独居时的孤寂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意象分析:

  • 空斋:空无一人的书房,象征孤独和寂寞。
  • 残薪:剩余的柴火,象征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 枯芒:笔尖干枯,象征久未写作,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鳞:砚台上的鳞状痕迹,象征久未使用,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风窗:风穿过窗户,象征自然的声音和诗人的思念。
  • 烟树:山中的烟雾和树木,象征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思念。
  • 东事:东边的事情,象征社会动荡和变化。
  • 箫鼓:箫鼓的声音,象征社会动荡和变化。
  • 飞霾:飞舞的霾尘,象征社会动荡带来的混乱和不安。
  • 尘:尘土,象征社会动荡带来的混乱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斋独坐拥残薪”一句,通过什么意象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环境? A. 空斋 B. 残薪 C. 枯芒 D. 鳞

  2. 诗中“梦里风窗听似语”一句,通过什么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山中烟树念如人”一句,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 A. 烟树 B. 念如人 C. 风窗 D. 鳞

  4. 诗中“儿童也解谈东事”一句,反映了什么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A. 社会动荡 B. 自然灾害 C. 经济危机 D. 文化变革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閒居》系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閒居 其五》与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和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诗歌作品,是研究袁宏道诗歌的重要资料。
  • 《杜甫诗集》,收录了杜甫的诗歌作品,是研究杜甫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卜算子 访许老图南乞墨 答徐汝思 其一 次韵海棠 孤寂吟 题玉岩上人溪山野趣图 古木悬萝图尽绕红叶鸦数十或栖或初归文待诏画也得郎字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其五 闻范之仓卒去皖,怅然寄诗二章,即次范之九日宴集诗韵 其二 东湖 其七 宫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遮人眼目 上清童子 广字头的字 天生天化 钟响磬鸣 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实语 止絶 包含霰的词语有哪些 宁缺毋滥 韭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人神共嫉 开写 长字旁的字 订实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