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9:31
金缕曲 辛未冬暮龙潭湖吊袁崇焕,和孔凡翁
作者: 王蛰堪
大梦何曾觉。好山川几番荣辱,几番哀乐。消得閒踪斜照里,换取鸥边泪落。公自是奇功卓跞。南渡烟云惊血影,忍重教两度风波恶。胡未灭,铸成错。宁远当年称锁钥。镇雄关边才众许,威名早著。便有孤忠馀勇烈,未抵天昏尘浊。今谁共先生寂寞。最惜朱明淩替日,但长悲冤狱仇家濯。情与恨,两相若。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袁崇焕的深切怀念与悲悯。诗人感叹在梦中何曾觉醒,面对这美丽的山川,经历了多少荣辱与悲欢离合。在斜阳的余晖下,诗人感受到孤独与悲伤,泪水在海鸥身边滴落。袁崇焕的伟大功绩无人能敌,然而他在南渡的过程中,却留下了血影与悲痛。历史的教训让人痛心,曾经的辉煌如今只余孤独。如今又有谁能陪伴这位伟人,最让人心痛的是明朝朱明的日子已不再,但他心中的冤屈和仇恨却依然在延续。
王蛰堪,现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历史、英雄人物及个人情感,风格沉郁,常以古典诗词形式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辛未年冬季,时值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袁崇焕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袁崇焕是明朝抗清名将,其悲惨结局在历史上引发广泛讨论,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对其的不屈精神及深刻的同情。
这首《金缕曲》通过对袁崇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英雄的追忆。全诗构思精巧,语言凝练,运用丰富的意象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开头几句通过对梦境的反思,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沉思的氛围,紧接着对山川的描绘则营造出一种广阔的历史背景,映衬出袁崇焕的壮丽与悲哀。
诗中“公自是奇功卓跞”一句,既是对袁崇焕功绩的肯定,也隐含着对历史误解与冤屈的愤懑,表现了诗人对英雄最终命运的无奈与悲伤。而后面提到的“情与恨,两相若”则深刻揭示了人性复杂的一面,历史情感与个人情感交织,形成了诗中最具张力的部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哀伤与崇敬之间徘徊,诗人在怀念袁崇焕的同时,也在质问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冷漠。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呼唤,诗人不仅是在缅怀过去,更是在呼唤对正义与忠诚的重新认知。最终,诗人以一份沉重的情感结尾,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余韵。
整首诗通过对袁崇焕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诚、正义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与对历史悲剧的反省。
诗中“公自是奇功卓跞”指的是谁的功绩?
“情与恨,两相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对袁崇焕的评价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