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4:57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每年端午节又到了,今晨我望着镜子,发现鬓发已白,内心感慨万千。应该是南风吹拂,湘江的水波荡漾。千古以来,是否还有我的灵魂清醒?无处询问,谁能来相招唤?此时此刻,有谁倚靠在兰亭之旁,观看那飞舟,夺取高标。尽情享受笙歌,喝酒欢笑,畅快无比。我孤独地坐在小窗前,点燃一炉香,弹奏着绿绮,鼓响《离骚》的旋律。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节日时刻常常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诗人以节日为契机,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在经历了岁月变迁之后,诗人愈加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江城子(重午书怀)》是一首充满感怀与哲思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场景,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唏嘘。开篇以“年年端午又今朝”引入,瞬间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仿佛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息。接着,诗人自述鬓发已白,内心深处的感慨油然而生,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思索。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此句描绘了南风拂面、江水潺潺的优美景象,既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是对生命流动的隐喻。随后的“千古独醒魂在否”,则是诗人对历史与自身存在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最后,诗人在孤独中点燃香篆,弹奏《离骚》,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细腻的情感。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象是什么?
“孤坐小窗香一篆”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