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咏遁翁

《自咏遁翁》

时间: 2025-05-01 17:09:24

诗句

虚名蜗角不撄情,老木棉裘分此生。

世事只随今日过,心田留待后人耕。

旧书岂厌从头看,险路何妨退步行。

俯仰欲求无所愧,举头惟对月华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9:24

原文展示:

虚名蜗角不撄情,老木棉裘分此生。
世事只随今日过,心田留待后人耕。
旧书岂厌从头看,险路何妨退步行。
俯仰欲求无所愧,举头惟对月华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思考。虚名就像蜗牛的角,不会触动我的情感;我用老木制作的棉裘来度过我的一生。世事如同今天的过往,我内心的田地留待后人去耕耘。旧书我怎么会厌倦从头再读呢?艰险的道路又何妨我退一步再行?俯身仰望,不求心中有愧,抬头只对着明亮的月华。

注释:

  • 虚名:指没有实质内容的名声,形容对名利的淡泊。
  • 蜗角:蜗牛的触角,形象地比喻虚名的无足轻重。
  • 老木棉裘:用老木制作的棉衣,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
  • 心田:心灵的田地,意指内心的理想和追求。
  • 旧书岂厌:旧书怎么会觉得厌烦,表达对知识的热爱。
  • 险路何妨:艰难的道路又何妨,体现了不怕困难的勇气。
  • 俯仰:俯身与仰头,表达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与向上的追求。
  • 月华明:指明亮的月光,象征纯洁和高尚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遁翁,生于宋代,因其道家思想而著称,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遁翁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世事的看淡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耕耘。

诗歌鉴赏:

《自咏遁翁》是一首反映隐逸生活哲学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虚名的淡薄与对世事的无奈,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首句“虚名蜗角不撄情”直接切入主题,借用蜗牛的触角比喻虚名的无足轻重,显示出诗人对名利的无动于衷。接下来的“老木棉裘分此生”,则通过朴素的服饰象征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舍弃,反映出一种简朴而真实的生活追求。

“世事只随今日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活在当下,不必为过往所累。而“心田留待后人耕”则富有哲理,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知识的传承之重视。

后半部分的“旧书岂厌从头看”,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珍视,显示出他乐于学习的态度。“险路何妨退步行”,则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的从容与淡定,勇于面对挑战。

最后的“俯仰欲求无所愧,举头惟对月华明”更是将个人的道德追求与内心的宁静结合在一起,象征着诗人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整首诗情真意切,风格简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隐逸精神与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虚名蜗角不撄情:用蜗牛的触角比喻虚名,强调其微不足道。
  2. 老木棉裘分此生:用老木棉裘象征简朴的生活,表明对物质的淡泊。
  3. 世事只随今日过:强调活在当下,世事如烟,不必执着。
  4. 心田留待后人耕:表达对未来的希望,知识与理想的传承。
  5. 旧书岂厌从头看:体现对知识的热爱与学习的渴望。
  6. 险路何妨退步行:勇敢面对人生挑战,即使退步也无所谓。
  7. 俯仰欲求无所愧:内心无愧于心,反映自我道德追求。
  8. 举头惟对月华明:象征高尚的理想,月光明亮,意指清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虚名比作蜗牛的角,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象征:月光象征理想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高洁之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高遁翁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知识和理想的持久追求,彰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蜗角:象征虚名的微不足道。
  • 棉裘:象征简朴的生活。
  • 心田:象征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 旧书:象征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 月华:象征高尚理想与追求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遁翁的《自咏遁翁》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B

  2. “虚名蜗角不撄情”中的“蜗角”比喻什么?
    A. 重要的事情
    B. 微不足道的名声
    C. 自我的内心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旧书岂厌从头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对知识的厌倦
    B. 对学习的热爱
    C. 对过去的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隐逸与自然的生活态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高遁翁《自咏遁翁》与陶渊明《饮酒》:两者均体现隐逸生活的哲学,前者更强调对名利的淡泊,后者则更着重于自然与心灵的契合。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选》
  3. 《陶渊明与高遁翁的隐逸精神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兴歌十首 其二 中兴歌十首 其一 幽兰五首 其五 幽兰五首 其四 幽兰五首 其三 幽兰五首 其二 幽兰五首 其一 采菱歌七首 其七 采菱歌七首 其六 采菱歌七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采字头的字 地头蛇 十亲九故 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设开头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七科 千头桔奴 包含调的成语 半老徐娘 以伪谤真 阴暗面 张江陵 偷开头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天公主 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