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1:13
自解
作者:陆游
四十头颅已可知,
残年至此复何为?
著书不直一杯水,
看镜空添千缕丝。
达宦独骄儒作戏,
後生速化吏为师。
有冠当挂无余说,
但恨衰翁见事迟。
我已经到了四十岁,人生的许多事情早已看透;
到了这个年纪,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写书只换来一杯水的微薄回报,
照镜子却发现头发已添了千缕白丝。
在达官显贵中我独自骄傲,儒生却像是在做戏;
年轻人啊,快点成为官吏的老师吧。
有头冠的人该说些什么呢?
我只恨这老头子见事迟钝。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和国家兴亡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陆游在创作《自解》时,正处于晚年,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挫折和人生的沉浮,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无奈。
《自解》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出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的开头,作者以“已可知”表明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暗示经过岁月的洗礼,他已经看透了许多事情。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感到生活似乎渐渐失去了意义,这种对人生的困惑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在“残年至此复何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著书的辛劳与微薄的回报,表达了对知识传播的无奈。同时“千缕丝”一语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现实,令人感受到他对过往岁月的无尽惋惜。诗中提到的“达宦独骄儒作戏”,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认为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与儒生的表演并不能真正改变社会。
最后两句“有冠当挂无余说,但恨衰翁见事迟”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年轻人的期待和对自己迟钝的无奈,折射出作者对社会责任感的渴望与对个人衰老的无奈。在这首诗中,陆游以个人的经历反映了社会的种种不满,既有对时局的批判,也有对人生的深思,情感真挚,余韵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的期望与对自身无奈的深刻感慨,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情与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的《自解》主要表达了对哪一方面的思考?
A. 年龄与智慧
B. 爱情的甜蜜
C. 旅行的乐趣
D. 战争的残酷
诗中“达宦独骄儒作戏”主要讽刺了什么?
A. 儒生的才华
B. 官员的虚伪
C. 年轻人的懒惰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千缕丝”象征什么?
A. 年轻的朝气
B. 生活的希望
C. 衰老的无奈
D. 知识的积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