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49
寄黄山故人
作者: 孙觉 〔宋代〕
鬓毛黑漆面如丹,
曾待亲舆作长官。
天禄雠书身长大,
江都入梦涕涟澜。
窗中山色经秋瘦,
枕底溪声入夜寒。
三十六峰应好在,
何年更得上楼看。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的鬓发如黑漆般光亮,面容如丹砂般红润,曾经在朝廷中当过长官。如今我已长大,天禄的书卷却仍在我心中闹着,而我在梦里流下了泪水。窗外的山色在秋天显得瘦弱,枕边溪水的声音在夜里传来寒意。三十六峰仍然如故,何时我才能再上楼去欣赏那美景呢?
作者介绍:
孙觉,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对黄山的怀念有关,表达了对故人和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黄山的怀念及对故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以“鬓毛黑漆面如丹”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风采,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天禄雠书身长大”,则是怀念曾经的荣耀与成就,带有一丝惆怅。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窗中山色经秋瘦”与“枕底溪声入夜寒”两句,描绘了窗外秋天山色的衰弱与夜晚溪水的寒意,这种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
最后两句“三十六峰应好在,何年更得上楼看”表达了对黄山美景的向往,流露出诗人希望再次亲临的渴望,同时也暗含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人和昔日光辉岁月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未来重游的期盼,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词测试:
诗中“鬓毛黑漆”形容的是:
A. 头发的颜色
B. 面容的美丽
C. 眼睛的明亮
“三十六峰应好在”中的“三十六峰”指的是:
A. 黄山
B. 泰山
C. 华山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表现在哪一句?
A. 鬓毛黑漆面如丹
B. 江都入梦涕涟澜
C. 枕底溪声入夜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材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